九年级物理11.3《密度》课型:新授课总第4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公式及单位.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记住纯水的密度ρ=1×103kg/cm3,知道其物理意义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1、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如图10-2所示情况.(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10-3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10-2所示的情况,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0-4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g.二、先学(一)学生看书:(二)检测流程一、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想想做做: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把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在图上分别绘制出下列两物质的以V为横坐标,m为纵坐标的图像.并算出质量和体积的比值.m(g)V(cm3)m/v(g/cm3)水1水2水3讨论分析结论:流程二、密度的概念1.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_____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只与物质种类有关,与其他因素都无关】2.水的密度是______Kg/m3=_____g/cm3,物理意义是_____,当冰全部熔化为水时,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通过查看密度表你能发现什么?。3.密度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已知某种金属的质量为5.4t,体积为2m3,则该物质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_________g/cm3。若把此金属切掉一半后,剩余金属的密度是_________。(三)同桌交换检查,并再次牢记上述基础知识三、当堂训练:本节能力训练四、课后反思: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作业布置:1、一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总质量为1.5kg,若盛满某种液体时为1.75k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2、一碑石30立方米,未测其质量取一小块测得质量112g,在量筒中注入30ml水,将石块没入后总体积为70ml,求碑石的质量为多少t?教后记:图10-2图10-3图10-4m/gv/cm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