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1.注意收集与权利和义务相关的资料;2.联系生活中的案例学会依法维权;5.2.4维护权利导学案课堂目标导航1.了解什么是权利和义务以及它们的一致性。2.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予以特殊保护,树立依法维权意识。课前预习方案○想一想: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为什么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的,既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每个人既享受权利,又承担义务,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填一填:在法律中,维护权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依法行使权力、依法享有权利和尊重他人权利。依法行使权力主要是指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和集体的利益,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说一说:举例说明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的时候,是怎样依法维权的?如遇到同学私拆自己的信件可以要求他道歉并保证不再这样做;如果他屡教不改可以报告老师;如果因此使自己受到了人身和财产方面的严重损失还可以诉诸法律。课堂导学方案【与法有约】生:学习活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侵权现象,没有引起我们重视?我们中学生是否有被侵权的时候?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调查(只要有其中一项,就举手;超过两项举双手)1.没有经过你的允许,别人看你的信或日记。2.曾被别人取过诨名或骂过。3.曾买到过假货或劣质品或东西被偷过。4.被别人(包括父母、老师)打过。5.被别人关在某个地方不能自由行动。师:教学建议1.可以利用对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的调查来引导学生维权意识。2.引导学生树立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要依法维权的意识。3.点评,然后小结:法律是通过确立权利与义务关系来发挥作用和功能的。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不法侵犯的时候,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护权利。【走进教材】生:学习活动课本上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成以下三点:1.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2.维护权利包括三个方面:依法行使权利、依法享有权利和尊重他人权利。3.法律特别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权利的保护。师:教学建议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提炼归纳。2.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自己归纳的观点,并要求学生整理完善。3.师生共同探究:公民应怎样依法行使权利?◎小贴士:No.1一定要注意收集资料,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来探究哦!No.2观点提示: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和集体的利益,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任何人的权利都不是无限的,绝对的权利必然损害他人和国家的利益,产生恶果。【感悟生活】生:学习活动阅读与思考:案例一:以旧城改造存在问题为由,郭某、杨某在未向公安机关申请并获得许可的情况下带领一部分居民集会、游行、示威,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当地人民法院依法以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判处郭某、杨某有期徒刑。案例二: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小罗每天晚上都约了一帮朋友到家里看球,每到激动时问题探究:公民应怎样依法行使权利?便发出阵阵欢呼声或叫骂声。在多次劝阻无效的情况下,无法入睡的邻居们拨打了110报警,警察依法对小罗进行了处罚。案例三: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受贿517万余元;对价值人民币480万余元的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案例四:一名中学生在某游乐场游玩时因游乐设施质量问题造成重伤,这位学生的家长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该游乐场作出赔偿。(1)说一说:公民维护权利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议一议:上述案例分别体现了公民维护权利的哪方面的具体要求?师: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维护权利三个方面的内容的资料,进行分析,然后交流和分享。2.答案提示:(1)公民维护权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依法行使权利,依法享有权利和尊重他人的权利。(2)案例一体现了公民要采用合法方式行使自由权利,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和集体的利益。案例二体现了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案例三体现了公民不得以非法手段谋取利益。案例四体现了未成年人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3.点评,然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