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第3课《民族复兴的新道路(三)》学案(一)我预学1、1924年,在广州如开,正式确定。2、1926年,从广东出师北伐。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作战勇猛,赢得了的称号。3、1927年8月1日,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一天被定为。4、遵义会议确立了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的转折点。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师,长征取得了最后胜利。(二)我达标1.国民党一大通过的三大政策是()①联俄②联共③扶助农工④打倒军阀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北伐战争中,中国人民从英国手里收回的租界有()①香港②汉口③九江④大连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下列关于中共三大的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B.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C.确定同国民党合作的方针D.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4.黄埔军校与以往军校相比,其特点有()①聘请外国军事教官②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同等重要③开设自然科学课程④是国共两党合作的产物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③④5.中国第一个和规模最大的农村根据地是()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②左右江革命根据地③中央革命根据地④延安革命根据地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三)我巩固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哪些实践活动,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都取得了成功,他们在提出自己的理论时遵循的共同原则是什么?(四)我攀登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行程二万五千里,史称长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图(1)1936年,红军长征最后胜利会师地在省,该省在图中的位置是(A或B)。红军长征中曾渡过的乌江是C河的支流,C河是。(2)导致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4)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了哪些困难?(5)长征留给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是什么?你认为这种精神的丰富内涵是什么?答案(三)我巩固(四)我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