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学案2北师大版班级姓名授课时间授课人【学习目标】知道1947年6月,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由此揭开了我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的史实。【重点难点】重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难点:对战争如何能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这一问题的理解。【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时间: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2、概况:、率领解放军主力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中原地区,开辟了,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和湖北重镇。3、意义: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二、课堂研讨1、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采用了什么样的战略战术?2、为什么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三、拓展延伸1、看右表:在解放战争之初,国共两党力量众寡悬殊。蒋介石曾狂妄的叫嚣:只用三到六个月,就可以消灭共产党。一年之后,人民解放军不但没有被消灭,却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想一想: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共产党为什么能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2、1947年解放军的战略反攻,为什么选择在大别山地区?1946年内战爆发前国共双方力量对比:【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D.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2、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队伍应该是()A.西北人民解放军B.晋冀鲁豫解放军C.东北解放军D.华北解放军3、在刘邓大军的左右侧翼配合其跃进大别山的人民解放军是()A.华东解放军主力和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B.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和西北解放军主力C.华东解放军主力和太岳兵团D.华北解放军主力和太岳兵团4、刘邓大军进军大别山标志着()A.粉碎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B.国民党反动统治即将土崩瓦解C.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D.国共两党开始决战5、排列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①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②粉碎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的全面进攻③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④重庆谈判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二、非选择题6、阅读材料材料一:对这一战略部署,毛泽东作了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象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材料二:《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图请回答:(1)材料一“这一战略部署”是指什么?完成这一战略部署的是哪支军队?领导人是谁?这一战略部署的完成有何意义?(2)在图中标出大别山的大致方位。绘出晋冀鲁豫解放军进攻方向,并说明选择这里作为战略反攻突破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