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导学案【学习目标】1.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培养和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2.认识“贞观之治”的实质,感悟盛唐雄风的深刻内涵。【潜伏训练】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A.巩固隋朝的统一B.方便隋炀帝南巡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D.加强北部的边防2.下列朝代与隋朝的统治相类似的是()A.秦朝B.东汉C.西晋D.东晋3.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兼并严重B.奢侈腐化,滥用民力C.法律严酷D.宦官专权【自主学习】一、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1、______年,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________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______,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_________。2、纳谏:唐太宗虚心,并能_________。他鼓励臣下直言,______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比喻为_________。3、用人:他选贤用能,知人善任,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二、贞观新政1、原因:(1)唐太宗的善于和虚心。(2)唐太宗认真吸取____________的经验教训。(3)采取一系列革新措施。2、措施(新政内容):(1)政治上:沿袭和完善隋代的_____________制。三省中,________替皇帝起草政令,________负责审核,最后交由_________执行。_______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2)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减少百姓_______________,规定可用________的方式代替服役,使__________逐渐松弛。(3)法律上:唐朝在_____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4)文化上:进一步完善隋朝创立的。唐朝科举分_____和______两大类。3、新政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________,经济___________,国力______,社会,被誉为________。为唐朝的繁荣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科举制1、确立:2、完善:3、主要科目:4、选拔方式:5、选官标准:6、作用:打破豪门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便于在内选拔人才,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读书人可以报考,人才不断,了国家机构的和,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的自信和热情。【小组讨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发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斯托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大一统”之梦》材料三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比籍忠臣。”(1)秦始皇最先将谁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1分)(2)秦汉统治者是如何“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3分)(3)材料三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请各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分层操练】1.促使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最主要原因是()A.爱民如子B.树立权威C.隋亡之鉴D.有自知之明2.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A.任用魏征等贤臣B.重视人才的培养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D.创立科举制度3.下列与唐太宗有关的内容是()①皇帝要勤于政事②大臣要廉洁奉公③政府要轻徭薄赋④开创三省六部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唐宗”指的是()A.李世民B.李渊C.李白D.李密5.如果请你研究科举制实行的积极作用,下面的资料可以选用的有()①改善了用人制度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④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6.科举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它的出现表明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已转变为()A.以推荐为主B.以考察为主C.以考试为主D.以聘任为主7.制度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由分封制逐步发展而来B.唐朝首创这一制度C.三省既有分工又有合作D.中央集权达到顶峰8.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