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学案学习目标:1、指出珠江三角洲位置的优越性。2、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学习重点:1、珠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2、外向型经济、区际联系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学习难点: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本条件和特点,以及经济发展与城镇发展的关系教学过程:预习案:1、回忆:我国的五个经济特区是()()()()()它们分布在哪里?厦门在福建(汕头深圳珠海都在广东)和海南。其中深圳、珠海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新知:(一)对外开放的前沿1.活动:(1)看课本59页第一段和7.1图,在图上找到北回归线并描一遍。(2)利用已有知识分析珠江三角洲属哪个热量带和我国的哪个温度带。(3)看地图册16-17页,回答珠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和干湿状况。总结:优越的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位于()省的()部,()江下游,毗邻(),与()地区隔海相望;()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珠江三角洲位于五带中的()带。气候优越;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2.看课本59-60页文字,回答:珠江三角洲至今已形成了哪几个开放体系?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中、位于珠江三角洲,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一个包括、、、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3、(1)读60页图7、2“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的外资占全国的比例”图,分析得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外资的数量(大)、增长(快),约占全国的30%,在全国居首要地位。(2)思考:从珠江三角洲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4、阅读60页,“全国著名的侨乡”,了解该地区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广大海外华侨的支持。(一)完成60页活动:区位因素:珠江三角洲为广阔的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水网密布,交通便利,,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更容易获得境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的策略,形成了一个包括、、、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小结:,珠江三角洲正是具备了天时(政策因素)、地利(区位因素)、人和(人文因素)三大有利因素,才成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二)外向型经济1、阅读61页文字,和7、3“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图,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外资来源。A、珠江三角洲外资主要来源地是()地区。B、决定珠江三角洲外资来源的主要因素是邻近()的优越的()C、港澳向珠江三角洲扩散的产业主要是()企业。2、补充:A、什么是外向型经济?(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生归纳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特点:)(1).资金、技术、管理人员多由港澳台提供(2).土地、工人由内地提供(3).以轻工业产品的加工为主(4).产品以外销为主(主要销往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等地)3、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是什么?(珠江三角洲紧靠港澳和东南亚,很多地方是侨乡,为其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4、阅读课本62页正文和阅读材料,“前店后厂”等内容,回答:(1)珠江三角洲生产的产品,主要通过()贸易渠道,出口至()、()、()()()等地区。(2)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是(港澳)地区。(3)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优势是:(资金)优势。(4)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部门是:电子和日用消费品工业。(5)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合作以(“”)为基本模式。“前店”指()地区,“后厂”指()地区。练习案:1、珠江三角洲位于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2、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中、位于珠江三角洲,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一个包括、、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3.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B.珠江三角洲的外资主要来自台湾C.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的前沿阵地D.广州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特区之一4.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开放体系中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