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复习目标通过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进一步掌握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一、题组训练一(问题习题化)1.饱和溶液是()A.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B.很浓的溶液C.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D.溶质为固体的溶液2.要确定某溶液为饱和溶液,判断依据是()A.不断蒸发溶剂有不溶解的溶质出现B.温度和溶剂量不变时,加入该溶质后,还能溶解C.温度和溶剂量不变,溶液的浓稀程度不变D.温度和溶剂量不变时,再加入少量该溶质,不再溶解3.要使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铵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加氯化铵B.加硝酸铵C.降低溶液温度D.恒温蒸发溶剂4.根据右图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85gB.t1℃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同C.将t2℃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5.把底部存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a从冰箱中拿出一段时间后,晶体慢慢消失,形成溶液b,下列说法正确的()A.a和b都是饱和溶液B.a的浓度大于b的浓度C.a一定是饱和溶液,D.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6.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0℃时,取100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至30℃时所得溶液的量为()A、130gB、140gC、160gD、180g7.(2014海南)右图是一瓶刚开启的“XX牌”碳酸饮料的示意图。请回答:(1)该饮料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开启时,大量的气泡从罐内冒出,说明随着压强的减小,气体的减小。水柠檬酸二氧化碳蔗糖二、知识梳理清单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及其相互转化。2.了解结晶方法。3.了解溶解度的四要素及影响其大小因素。4.学会表示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5.了解气体的溶解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三、题组训练二(知识网络化)1.(2014玉林)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B.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C.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D.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2.(2014广东省)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右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比KCl的溶解度大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间C.在20℃时,10g水中加入5gKCl可得到33.3%的KCl溶液D.在50℃时,两物质各5g分别加入l0g水中,充分溶解,均有固体剩余3.两种固体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B.分别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肯定都有晶体析出C.要从含有少量a的b溶液中得到较多的b晶体,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D.在t2℃时,用a、b两种固体和水分别配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量取相同体积的水4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A.加一定量的水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C.略降低温度D.室温时,蒸发少量水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低温度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温度/℃1020304050KCl30g33g35g38g41gKNO321g31g45g65g88g0t1t2温度/℃溶解度/gbaB.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以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C.将2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到5%,需要加水180gD.在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和蒸发溶液中的水分这两种方法,都能把8%的KNO3溶液变成15%的KNO3溶液知识点拨:通过溶解度曲线上获得的相关信息解题四、题组训练三(中考链接)1.右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______物质,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g。(2)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3)t1℃时,将一定量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的质量将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4)t2℃时,分别用50gA、B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A_____B(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