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单机械单元课题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教学目标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器中识别出杠杆;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杠杆的应用;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单元重、难点杠杆平衡条件是人们分析、计算杠杆问题的理论依据,也是研究其他各种简单机械的基础,所以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并运用它分析有关问题是本节的重点。很多学生尽管能正确说出力臂的定义,但遇到实际问题时仍把支点到动力或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作为力臂,所以力臂的概念及其画法是本节的难点。单元教学设想本章第一节杠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好这部分知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杠杆是一种重要的简单机械,也是学习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第二节滑轮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滑轮是继上一节“杠杆”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种重要的简单机械,滑轮实质上是杠杆的变形,可以通过杠杆平衡条件来分析,同时滑轮也是后面学习机械效率的基础。第三节机械效率是对前面滑轮知识的综合、扩展和运用。这一部分的内容体现了物理知识最终要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理念。所以本节课无论从课标要求,还是学生自身发展要求上看都处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单元教学时数分配4课时单元教学设计课题第一节杠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位置。能准确地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和假设,并设计出验证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能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能根据杠杆的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杠杆,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在对实例的调研、分析和解释中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到杠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提高探究的乐趣。2.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杠杆,进一步感受到生活和科学的关系。重点难点重点力臂的画法和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力臂的画法,学生用实验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具准备杠杆,钩码,支架,钳子、剪子、镊子,刻度尺,线教学时数2课时教教学流程自主学习自学杠杆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转动的叫杠杆。2.五要素:支点指;动力是;阻力是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是到的距离;阻力臂是到的距离。3.用同学模拟古埃及人搬运巨石的实物,认识支点O、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24.观察图12.1-4,找出杠杆的五要素。教师导学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补充修正一、导入新课观察图像中的这些日常生活用的工具,请同学说出这些工具的名称和用途?这些能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工具都称为机械。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那些复杂的机械也都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学习简单机械的知识是理解复杂机械的基础。二、探究学习(一)活动探究现在,谁帮我一个忙,用这里几种不同的工具(羊角锤、硬棒、钳子)把木块中的钉子拔出来。(探究)活动一:比较用羊角锤拔钉子,用钳子拔钉子,这两种情况用力一样吗?哪一种工具更省力呢?(实验后得到羊角锤拔钉子最省力)我们首先用羊角锤(或起子)钳住钉帽,然后锤身抵住木块,用力扳手柄,钉子就被拔出来了。那么,你知道羊角锤是根据什么原理制造的呢。实际上它是根据杠杆原理制造的。那杠杆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大家就共同来探究杠杆(板书:探究杠杆)。首先,我们来认识什么是杠杆?(板书:一、什么是杠杆)。(二)杠杆的五要素的学习最简单的杠杆就是撬石头时用的撬棒。还有我们小时侯玩的跷跷板也是杠杆。活塞式抽水机的手柄工作时也是杠杆。生活中应用杠杆原理的机械有很多:那么,应用杠杆原理的机械都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分组讨论,请组员回答:(1)都是硬棒。(软的不行,直的弯的都可以)(2)工作过程中都在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