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公共交通遇险自救VIP免费

公共交通遇险自救_第1页
1/3
公共交通遇险自救_第2页
2/3
公共交通遇险自救_第3页
3/3
教学设计“公共交通遇险自救”教材类型标准教材课程名称公共交通遇险自救课时1课程类型意外伤害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对象高二年级学生教具木棍、绳子教学目的1、掌握公交车遇险自救的安全设施;2、掌握铁路(含地铁)遇险的自我保护动作;3、区分常见交通安全标识;4、掌握“打结”自救技能。教学重难点重点:公交车、铁路交通的遇险自救难点:快速打结技巧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1、PPT资料展示:2、导入:安全——交通安全——公共交通安全——公共交通遇险自救3、提问:公共交通工具有哪些?阅读倾听感悟回答【资料】我国每年因各类事故死亡人数约10万人,其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60%以上,平均每天有280多人死于车祸,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位居世界首位,其中,中小学生占总人数的8%。公交车遇险自救1、PPT资料展示:公交车候车、上车、乘车、下车应注意的安全事项2、提问:乘坐公交车,一般会遇到哪些常见险情需要自救,迅速下车?3、提问:我们可以利用公交车的哪些设施迅速下车,实现自救?它们都在公交车的什么位置?知道应该怎样正确使用它们?4、PPT展示:安全锤的位置与正确使用方法车门应急开关的位置与正确使用方法应急天窗的位置与正确使用方法公交车灭火器的位置与正确使用方法阅读:提高警惕,正确候车;文明礼貌,有序上车;坐好扶稳,安全乘车;左看右看,小心下车。集体回答:为什么要注意这些事项?集体回答相互补充讨论交流补充回答倾听感悟演示轨道交通遇险自救1、提问:乘坐轨道交通工具,一般会遇到哪些常见险情需要自救,保护自己?2、判断并说明理由:乘坐地铁时,不慎掉入轨道,以下做法是否正确?a.应趴在两条铁轨之间的凹槽里b.应立即紧贴远离列车的一面墙壁3、演示、判断并说明理由:我在火车上,火车马上要脱轨或发生碰撞,以下做法是否正确?a.脸朝行车方向坐时要马上抱头屈肘伏到前面的坐垫上,护住脸部b.背朝行车方向时应马上用双手护住后脑部,同时屈身抬膝护住胸、腹部4、提问:乘坐地铁,将要发生碰撞时,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自己少受伤害?PPT展示:地铁发生碰撞时,要紧紧抓住车厢周围的固定物体,尽量保持身体平衡,避免让自己在车厢内翻滚。低下头,下巴紧贴胸前,以防颈部受伤,尽量蜷缩身体,以减少受伤面积。5、回答并区分:地铁的应急手闸与应急报警装置各自在什么位置?在什么情况下使用?PPT展示:若地铁仍在运行,不要擅自拉动紧急手闸,为靠站赢得时间;若地铁已无法运行,应按照广播提示,拉下紧急手闸打开车门,或从列车两头驾驶室安全门有序撤离。列车运行时,不要跳车。集体回答相互补充个别回答相互质疑集体演示小组讨论分组回答个人演示并回答集体演示讨论交流补充回答阅读感悟安全乘坐出租车PPT展示:不坐非正规或超载的出租车;尽量不坐副驾驶位置;上车前要记住车牌号码;不要向司机透露自己的信息;发现行驶方向不准确及时交涉。说明这样做的理由安全标识要认清1、PPT展示:安全标识的分类2、PPT展示:根据展示图标判断其含义阅读讨论判断说明掌握自救小技能巧打绳结1、解释说明:绳子在遇险自救中的作用?随身的哪些物品可以变成绳子?2、提问:你一般怎样打绳结?“随身绳子”不够长,你怎样接绳子?3、PPT展示:“丁香结”的打法“渔人结”的接法补充回答使用教师提供的木棍和绳子,演示自己打单绳结和接双绳根据教师的演示和PPT图示,练习快速打绳结小结与反思学生经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对公共交通工具遇险自救的常识,学生有些了解但不够深入,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公共交通遇险自救教育非常必要。通过上这节课,师生对公共交通遇险的自救,有了更理性的认识,并掌握了一些基本设施的使用和自我保护的要点。结合高中学生特点,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整合。这样处理后,重点更为突出,活动内容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增强,动手能力提高,师生互动较好,课堂的实际效果比较明显。在安全标识的教学环节,所采用的图标并非都来自交通工具的安全方面,应当改进以符合教学主题;绳结活动环节,准备的教学用具数量不够多,在课堂上没有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实际的练习,也是一个遗憾。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予以改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公共交通遇险自救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