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具体目标(1)校园网改造与升级通过将学校出口带宽逐步扩容至100M,以适应各项网络服务带来的对网络带宽不断增长的要求。通过在软件方面升级校园网的网络入网认证和增加网络应用认证,以及在硬件方面增加核心交换机和服务器,来全方位构建网络安全系统。提升校园网的安全性。(2)信息与教学资源库建设通过校园门户网站、学生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和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建设,增加校园网的应用领域。通过购买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体化演播室(5).系统、音视频编辑系统和建立海量存储系统,为各专业的网络课程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以及网络资源发布平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设备支援与保障。(3)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将超星数字图书馆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服务引入校园网,增加学校图书馆电子图书的数量,方便师生查阅各种期刊、论文资料。引进读览天下电子期刊杂志系统,为师生提供上千种杂志的在线阅读。购买化工数据资源库使用权,购买中国医药数字图书馆的使用权。(4)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完善普通教室以及实验室完成多媒体教室的改装,并引入局域网对多媒体教室的连通,发挥其最大的教学效果。(5)建立教师的教学支持服务系统建设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支持服务系统,包括资源获取、教研交流、进修提高等。主要通过对网络专业人员和教职工的各种培训,提升教职员工的对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掌握程度,提升教育教学、管理、科研和决策的信息化水平。(三)建设思路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先进实用、安全可靠、资源共建共享、建用结合、以用促建、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在学校层面的统一领导下制定合理的符合学校发展和师生员工需求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分步实施计划,成立应对规划中的各个建设项目建设的项目组,并将各个建设项目分解到各个项目组进行项目管理,按照上级或者学校制定的统一标准搞好项目建设。各项目组应本着先进实用、安全可靠的建设原则进行项目建设,建设中应注意各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和配合。项目建设应做到建用结合、以用促建、资源共建共享。建设、培训、使用同步进行,最大限度地利用数字化校园为我们提供的便利条件,让数字化校园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上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四)建设内容1.校园网改造与升级建设以光纤连通校园全部建筑物,有线网络覆盖全部校园,满足师生随时随地上网需求的校园网络;逐步实现以IPv6协议为主要承载协议、基于网络的多业务(教学、管理、通信、广播、电视、监控、门禁)承载平台的校园网;实现以数字化教学(多媒体教学、教学资源库、网络教学系统、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等)、数字化科研(文献资源、科学数据库资源、科研设备资源和专家学者资源建设与共享)、数字化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设备资源管理)、数字化生活(教育培训、校园服务、网络文化服务)为应用特征的新一代数字化校园。(1)将学校出口带宽逐步扩容至50M。随着基于网络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其他网络应用的不断发展,对我校现有网络出口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尽可能低的价格,将学校总的网络出口带由20M扩至50M,以满足学校管理、教学对网络出口带宽不断增长的要求,并保障网络出口无堵塞,使用方便快捷。(2)改善网络架构,提高网络运行的稳定性。通过增加核心交换机,在网络的核心及汇聚层形成双机冗余,确保单点故障不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转,提高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待条件成熟时,将网络核心层架构向3台设备组成环状冗余网络过渡。(3)增加各类网络应用服务器,满足各类网络需求。利用已有的服务器,通过增加服务器的数量来满足不断增长的网络应用需求,实现学校中心机房服务器的优化配置,提高网络服务的安全性,并逐步向服务器虚拟化过渡。2.信息与教学资源库建设以教育部颁布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及其它行业标准为基础,建设面向应用、安全可靠、操作便捷、技术先进、规范统一、灵活扩展的统一数据库平台。通过系统集成,消除原有的信息孤岛,使各个系统的数据得以共享。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交流、学习的服务平台,为学校管理提供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