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地理位置:本标段位于南干渠线I(0+000~16+000)桩号段工程规模及主要建筑物:引额济乌一期一步工程为II级建筑物,渠系建筑物为III级;临时性工程建筑物为IV级,本标段工程有渠道设计流量30.5m3/s加大设计流量35m3/s.施工进度计划:本标段计划于2001年9月10日开工,2005年6月30日完工,渠道具备通水条件。2.水文、气象和对外交通条件。2.1水文和气象:渠道工程沿一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冰情:据喀腊塑克水文站洋情提供:最早开始结洋日期10月28日最早开始封冻日期11月16日最晚全部解冻日期4月17日封冻天数134天。据顶山气象站气象统计资料提供:多年年均气温4.3℃极端最高气温40.6℃极端最低气温-41.7℃多年年均降水量111mm最大一日降水量52.2mm最大积雪深度23cm最大冻土深度190cm12.2对外交通条件工程区北疆铁路由乌鲁木齐市经昌吉市、石河子市、奎屯市、博乐市至阿拉山口口岸与独联体相连,公路由217国道自乌鲁木齐西经昌吉市、克拉玛依市、福海至北屯直达“635”水处枢组纽,由216国道自乌鲁木齐、东经米泉、阜康、火烧山、富蕴直到“635”水利枢纽(即一期工程水源地)再沿引水总干渠伴行公路(III级永久公路133km)可达顶山分水闸(济乌引水总干渠首部)自克拉玛依市经184团、黄旗坝可直达济乌引水部干渠首部顶山分水闸。自阿勒泰市经福海县、公安农场、182团也可直达顶山分水闸、顶山分水闸至三个泉142km伴渠公路(III级永久公路)可直达工程施工区。3.地质特征:该段地形略有直伏,起伏差5-8m还发育8条冲沟,冲沟切是大深度6m需设排洪建筑物。该段出露的岩性以砂岩为主,局部段夹薄层泥岩,砂质泥岩,强风化层度3-5m,弱风化层百度5-7m弱风化层砂岩干密度Ya=1.66-1.81g/cm3纵波速度VP=1000-1500m/s抗剪强度(天然快剪(C=15-22Kpa,Q=29.5℃-31℃泥岩的自由膨胀率35-66%属中等膨胀央,据统计渠岙段泥岩分布面种104090m2渠道为半挖半填以挖为主一般挖深3-5m最大挖深可达8m一般填方高度1-2m最大填方高度3m渠堤以上边坡最大高度4m边坡稳定,建设渠道挖方边坡采用1:2.0渠堤以上开挖边坡1:1.5但对局部渠身段分布的泥岩(砂质泥应进行膨胀性处理)渠道在地貌上处在大洼槽产岸斜坡前缘,地形起伏大,起伏差最在可达±30m,斜坡上冲沟十分发育,共计发育较大规模的冲沟21条,平均14条/km俗称鸡爪卫地形,出露的岩性为含石岩,泥岩互层,弱风化层干密度Ya=1.8/cm3干抗压强度12.9-23.2Mpa直接采用机械挖较困难。在鸡爪子地形内,挖填交替频繁,填方料要用和三系砂岩风化料,2最优含水量11-14%干密度Ya=1.8-1.91g/cm3。一般填方高达15m以上,在地形上均处在规模较大的冲沟内,冲沟宽10-40m不等,给机械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且冲沟均应设置排涵洞以防高填方渠道受洪水的袭击,渠道大部分为深挖方,渠堤以上>10m的中—高边坡建议设置马道并采用防护措施以防边坡受风蚀作用和坡面水流的集中冲刷以边坡破坏同时对渠身段内分布的泥岩应注意膨胀性处理。渠道大部分地段工程地质条件较好边坡稳定,渠道产要工程地质问题是边坡稳定泥岩膨胀问题根据渠道设计高程分析渠堤以上边坡高1-3m,不存在边坡稳定问题由第三系地层岩质软弱胶结差,抗风蚀,冲蚀能力差,根据已运行的引额济克部干渠、西干分析,渠堤以上的中一高边皮均有不同程度受风蚀作用和坡面流水集中冲刷破坏因此建议渠堤以上边坡进行防护处理。在地形较平坦,冲沟不育的渠段洪水对渠道的影响较小分布有泥岩砂质泥岩,但重点分布在小洼槽南岸及大洼槽北岸一带,经189组膨胀试验,强膨胀岩占11.6%中度膨胀岩占23.3%纺膨胀岩占65%说明渠道沿线的泥岩砂质泥岩的膨胀性是不一样的,此对于开挖渠道渠身段内的岩泥边坡处理应按膨胀程度的差异采用换填处理措施,超过500m为全段面连续换填:另一程团块状换填这两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渠基防渗体设计,严格监督施工质量。4.膨胀泥岩换填:4.1膨胀泥岩换填方案:连续段和团块状换填4.1.1连续换填:当膨胀泥质连续分布长度大于500m时,采用此方法,换填料为白砂岩和砂砾料,需设置纵横向排水体(附图)4.1.2团块状换填:当膨胀泥岩段面长度小于500m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