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春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城关区新华小学王好菊17、《触摸春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材简析:《触摸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四组中的第一篇课文。文中描绘了一幅生动感人的画面: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盲女孩安静穿梭在花丛中。悄然拢住了一只蝴蝶。许久,她张开手指,放飞蝴蝶,同时,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她用心看到了蝴蝶飞翔的姿态,用心感受到了美丽的春光。作者被这样一幅画面深深触动,触摸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道理。3、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教学重难点:1、体会盲童安静的内心感受。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内容,引入新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安静的哪两个画面?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就是这样一个盲女孩安静,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谁记得这个道理?出示句子: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3、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那么课文中的盲女孩安静又创造了一个怎样的缤纷世界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触摸春天”,从字里行间细细地体会属于安静的缤纷世界。(板书课题,齐读)二、走进文本,深入读文(一)走进安静缤纷的春天。1、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3、4自然段,把目光投向安静走向月季花,拢住蝴蝶的情景,想想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属于安静的缤纷世界,动笔划一划句子,圈一圈词语。2、交流。(抓关键词,谈自己的理解,练习朗读)预设1: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预设2: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预设3: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教师小结:看着此刻安静的动作、神情,我们仿佛也看到了她的内心感受。对于她来说,出示句子: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3、品读第五自然段。1)文中的“我”,站在不远处看着安静,有什么感受呢?此刻,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后也说说自己的感受)2)出示句子,齐读: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了。4、自由读课文第6自然段,先用直线划出描写安静动作的句子,再用波浪线划出作者对安静内心感受的推想,圈圈词语,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属于安静的缤纷世界?5、交流。(抓关键词,谈自己的理解,练习朗读)预设1: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预设2: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6、教师小结:虽然安静双目失明,但是她依然用心感受着春天。这是一个有花香,有蝴蝶的春天,这是一个缤纷的世界。(二)走进安静缤纷的世界。1、在安静的缤纷世界里,难道仅仅装着一个春天吗?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走入安静的缤纷世界。在过去的八年,或者未来的日子里,她拥有无数个全新的经历,你能把安静某个第一次经历的镜头写下来吗?抓住安静当时的动作把经历写具体,再根据她的动作,想象她当时的内心感受。2、小练笔——反馈。三、多层感悟,体会生命的热爱。1、这就是安静,尽管眼睛看不见,但她却没有生活在黑暗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在这个缤纷世界的背后,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盲女孩?2、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安静这样的人,他们都用行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3、作为我们健全的人,你会像安静他们一样用心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吗?那就让我们把这句话送给我们自己!——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