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八下第一章证明1.1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2015年月日星期设计者:沈婧知识清单1.等腰三角形性质证明,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2.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时辅助线做法。学习目标能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重点1.探索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思路与方法。2.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难点1.明确推理证明的基本要求如明确条件和结论,2.能否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达。预习指导1、前置准备: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证明的基本步骤。2、列举我们已知道的公理。学习指导设计个性设计【课前预习】预习指导:1、前置准备: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证明的基本步骤。2、列举我们已知道的公理:、(1)公理:同位角,两直线平行。(2)公理:两直线,同位角。(3)公理: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字母表示(4)公理: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字母表示(5)公理: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字母表示(6)公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师生探究】Ⅰ、合作探究:(10′)探索一: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判定一般的三角形全等还有一种方法是什么?推论:(简写为)你能证明吗?已知:在△ABC和△DEF中,∠A=∠D,∠B=∠E,BC=EF,求证:△ABC≌△DEF探索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等腰三角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相等(简称:等对等)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求证:∠B=∠C2、推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底边上的、底边上的互相重合(简称:)21教育网3、请证明: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并且每个角都等于Ⅱ、自主展示(15′)Ⅲ、质疑点拨(5′)Ⅳ、总结归纳(5′)五、作业课本P4习题1.1第2、3题测效设计1、在△ABC和△DEF中,以下四个命题中假命题是()A、由AB=DE,BC=EF,∠B=∠E,可判断△ABC≌△DEF;B、由∠A=∠D,∠C=∠F,AC=DF,可判断△ABC≌△DEF;C、由AB=DE,AC=DF,BC=EF,可判断△ABC≌△DEF;D、由∠A=∠D,∠B=∠E,AC=EF,可判断△ABC≌△DEF。2、下列各组几何图形中,一定全等的是()A、各有一个角是55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两个等边三角形;C、腰长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D、各有一个角是500,腰长都为6cm的两个等腰三角形.3、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等于50°,则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为。21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