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教材第112-113页《搭配中的学问》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实践经验。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互相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感,培养合作意识。3.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简单排列组合的方法。难点:有序地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排列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教具学具准备:PPT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亲其情感孩子们好,随着祖国的富强,人们在吃穿上的要求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还要求质量和美感,你看,今天的你们,一个个不是都穿得漂漂亮亮的吗。(找一名学生上台)看看这位“小帅哥”,穿得这么帅,他的衣服是怎么搭配的呢?(红色上衣搭配牛仔裤……)。再看看这位“小美女”,她又是怎么搭配的?看来,穿衣服的时候好的搭配能够让人变得更帅、更美丽,这就是搭配的魔力。其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搭配问题。例如,用餐时饭菜的搭配;生病时用药的搭配等等。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看一看搭配中到底隐藏着什么学问。(齐读课题:搭配中的学问)。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穿的(1)(出示图片,有一件黄色的外套,一件粉红色的T恤,一条牛仔裙,一条红色的裤子和一条枚红色的短裙)师:我们把上身穿的叫做上装,下身穿的叫做下装。有几件上装,几件下装?(2件上装,3件下装)让学生猜想可以搭配几种不同的穿法?那猜想了就让我们想办法来验证吧。(2).学生活动:摆一摆,并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录。要求:(1)同桌合作完成。一个人负责摆,另一个人负责介绍是怎样摆的。(2)摆完过后,可以将你们摆的方法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在草稿本上。(3)全班汇报与评价:在班上找几组(两组或者三组)同桌上台展示自己的摆法以及记录方法。a.无序的摆,有遗漏或重复。(由于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所以这种情况也许不会出现)b.有序的摆:第一种先固定上装,依次用不同的下装来搭配;第二种先固定下装,依次用不同的上装来搭配。(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他们是先固定好一件下装,然后再依次穿上不同的上装)c.连线法:用数字或字母表示衣服然后连线。把两件上装用数字1和2表示,把三件下装用数字3,4,5表示,然后通过连线的方式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法。d.列式法:2×3=6(种)第1件上装可以搭配3件下装,第2件上装也可以搭配3件下装。2个3,所以用2×3=6。小结:有顺序的连线和思考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很快算出搭配的种类,这样保证既明了又不会重复、不遗漏。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许多这样的问题,我们都可以运用有序的思考方法来解决。2.吃刚才我们研究了穿,现在我们来研究吃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2种饮料、4种食品)师:如果让你选择一种饮料和一种食品,共能搭配出几种不同的饮食?谁能很快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利用刚才所学的方法计算出8种不同搭配的饮食。)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不同的思考方法,但都是有顺序的思考。讲述:不同的饮食就有不同的营养,虽然有的饮料和食品是同学们喜欢的,但不能全根据自己的喜好随便搭配,因为这其中的营养素并不一定适合自己。因此,我们要学会科学地搭配饮食。提升:如果增加一种饮料,还是让你选一种饮料和食品,共能搭配几种?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3.玩吃的,穿的有搭配的学问,那玩的呢?如果你想去公园里面的游乐园玩,提示从公园正门到游乐园需要途经猴山,请问你一共有几种路线可以选择?三、巩固练习数学书上第112页做一做。请你用我们刚刚学到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四、全课小结: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搭配问题,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们也有了一些收获。你能谈一谈你的收获吗?你觉得自己表现得如何?还有什么问题吗?五、拓展提升以及数学文化的拓展1.大家都爱吃肯德基吧?肯德基推出了12种早餐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