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代清文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为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结合作者郭沫若写作背景,让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其精神世界;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训练,通过朗读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注重学生在课堂上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二、教学背景分析班级共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14人,语文基础参差不齐。班级备有多媒体教学设施。本学期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写作习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水平,让学生人人都能积极参与课堂。对于《天上的街市》一文的教学,我采用多媒体手段,认真备课,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主阵地,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引导激发学生思维。在过去的诗歌教学中,常常存在学生放不开,学生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的现象。我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自己没有投入到诗歌意境之中,更不可能对学生有好的引导。如果老师熟悉文本,在教学过程中投入情感,能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努力营造诗歌所创造的意境氛围,教学效果要好些。三、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教学重点:1、理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2、学习本文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3、体会本文语言的朴素、节奏的和谐。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语设计: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吗?(指名学生概述这故事)刚才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深深相爱着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划出的天河相隔着,只有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才能鹊桥相会一次。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生活啊。同学们一定希望牛郎织女在天河中自由地骑着牛儿来往吧!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早在80多年前(1921年10月)就凭借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这种美好愿望写进了自己美丽而迷人的诗篇——《天上的街市》。二、让学生介绍作者,然后投影(1):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等。教师作背景介绍:本文《天上的街市》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三、熟悉诗歌,指导朗读。1.熟悉诗歌,指导朗读。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2.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3.范读。老师让学生注意明确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的划分。远远的/街灯/明了,好象/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象是/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4、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5.全班齐读四、合作探究,解读全诗。同学们,通过对本诗歌的朗读,你一定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在抒发自己感情的时候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