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画鸡蛋》说课设计兴山三校韩丙玮一、教材简析:《画鸡蛋》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讲述的是达•芬奇小时候学画画的事。本文篇幅短小,通过达•芬奇和老师的对话揭示出了老师让他天天画鸡蛋的原因,通过写达•芬奇后来行为的转变,表现出达•芬奇刻苦学画的精神。同时,告诉我们做事情只有专心致志、勤学苦练才能成功。二、设计理念:要以读为本,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使学生进入情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受到思想的启迪。三、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要想成功都要靠专心致志,勤奋努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话。3、会认“芬、著”等8个生字;会写“鸡、简、就”等11个生字和鸟字旁。四、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中老师说的话。五、教学准备:鸡蛋;生字卡片。六、教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过程:一、观察物体,导入新课(出示鸡蛋)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这枚鸡蛋,你们能快速地在纸上画出来吗?你们觉得画鸡蛋容易吗?那么,如果让你画一节课,或者画一天,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出示课件)四百多年前,意大利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叫达•芬奇。他小的时候学习画画,他的老师天天让他画鸡蛋。鸡蛋那么好画,那他的老师为什么还天天让他画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故事——《画鸡蛋》(板书课题)。大家一起齐读课题。点评:用画鸡蛋的方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把学生引入到画鸡蛋的故事中,让学生与达•芬奇心灵相通,理解当时达•芬奇的想法,进而为明白老师的话作铺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问同桌或老师。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标出自然段,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学生汇报课文写了什么事。4、(出示词语):不耐烦、严肃、训练、熟练、准确、无论(个别读,齐读)。点评:问题的设置培养了学生的概括与语言表达能力。学生通过预习,已经解决了字词“障碍”。在这个环节设置检查字词,为以后理解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三、品读重点,理解课文(一)学习第1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在这段中“著名”一词是什么意思?换个词来说一说。3、指名读这一段,师生评议。(二)学习第2、3自然段。过渡:(出示课件)达•芬奇开始学画画的时候,老师为什么天天让他画鸡蛋呢?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画出达•芬奇和老师对话的句子,请你试着读一读。1、达•芬奇刚画鸡蛋时的态度如何?(不耐烦)为什么会“不耐烦”?体会不耐烦的语气,指导读达•芬奇的话。2、听了达•芬奇的话,老师又是怎么说的?3、老师说话的态度怎样?怎样说才是严肃的?指导朗读。4、分角色读,师生合作,同桌互读,展示交流。5、实践观察。老师也准备了一枚鸡蛋,请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鸡蛋的样子,看看你会发现什么?学生观察,老师有意识叫坐在不同位置上的学生说,看到的鸡蛋是什么样的,再把鸡蛋变换放的角度,再观察,再说。6、是的,正因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枚鸡蛋,形状各不相同,达•芬奇开始学画画的时候,老师天天让他画鸡蛋,这样做是为了:(出示填空题)我让你画鸡蛋,就是要(训练)你的眼力和绘画技巧,使你能看得准确,画得(熟练)。7、再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感受老师教育学生的良苦用心和达•芬奇学画的刻苦。(此时的朗读要求学生要比刚才的更投入,感情更饱满。)过渡:达•芬奇听了老师的话态度改变了吗?8、哪些词语证明达•芬奇的态度改变了?(用心,一张又一张。)9、请用心地读一读,读出达•芬奇画鸡蛋的认真。师:你认为达•芬奇是个什么样的人?(三)学习第4自然段。1、达•芬奇通过勤奋的努力,后来怎么样了?指名读最后一段。2、总结谈话:达•芬奇小时候听老师的话,仔细观察鸡蛋的形状,认真地画鸡蛋,长大后无论画什么,都能画得又快又像。点评: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课件演示、分组合作探究、评读、分角色感情朗读,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达·芬奇老师的话,使学生懂得学习要从基本技能抓起,不管做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