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简况、结果和影响。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口号、结果和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影响;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教学难点: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课时:本节教材用一课时。板书设计:第15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大陆政策”: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世界)2.《马关条约》:最严重3.台湾:1895——1945二.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扶清灭洋”2.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近代史上列强有过哪些侵华战争吗?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一次次轰开紫禁城的大门,而一个个的不平等条约又一次次地书写着中国人的屈辱。但眼泪换不来同情,妥协也不能阻止列强侵略的铁蹄。今天,我们学习近代史上对中国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两次侵华战争第15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我们首先来完成预习提纲的第一部分。一.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与同学们一起完成预习提纲的第一部分。请同学们看本部分预习提纲中的“根本原因”:日本在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侵略朝鲜、夺取中国的东北和台湾、占领全中国,进而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同学们可打开图册P43《趋向多极化的世界》据此内容划一下日本的侵略路线图。同学们可以看出日本征服世界的计划非常完整,这就是日本的所谓“大陆政策”。板书:1.“大陆政策”完整的“大陆政策”分五期: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全中国;第五期征服亚洲乃至全世界。板书:1.“大陆政策”: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世界)个头不高、领土不大的小日本竟然有统治全球的野心,这至今都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警觉,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日本与中国的战争是历史的必然,所教材中才把这一条定为甲午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历史的必然不仅体现在战争爆发的原因上,也同样体现在其结果的必然性上,《马关条约》的诞生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请同学们看《马关条约》,找同学读教材P60《马关条约》的介绍。板书:2.《马关条约》专心爱心用心1在本部分的预习提纲3中列举了《马关条约》的结果,我们把第一句话去掉,把其中的分号改成句号,那么就有三句话,(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三句话,也就是三个结果,你能将这三个结果与刚才同学读的《马关条约》的相关的内容对应上吗?提示:开放重庆等地为新的通商口岸→“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后又追加3000万两“赎辽费”→巨额战争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举措外债。好,这样我们就对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也可以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甲午战争的结果:第一个结果可以说是侵略范围大的扩大,第二个结果可以说是侵略的程度在加深,第三个结果呢是中国付出的赔款是空前的。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什么结论呢?请同学们看教材P60:《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板书:2.《马关条约》:最严重讲到这里,我们要强调一个知识点,就是《马关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是: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其中辽东半岛被赎回,但台湾却被割让,什么时候回归祖国的呢?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找学生读教材P60《反割台斗争》。板书:3.台湾:1895——1945我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