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10太平天国运动一、原因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2.直接原因:连年发生自然灾害。二、过程1.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2.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3.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国都。4.军事全盛(1)北伐:由于孤军深入,最终失败。但牵制了清军大量兵力,为西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2)西征:西征军打败湘军,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5.天京变乱:1856年发生,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6.后期斗争:重建领导核心,重建纲领,组织军事防御战。7.运动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三、纲领主要内容评价《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1)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2)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1)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2)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续表主要内容评价《资政新篇》(1859年)(1)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2)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3)开设新式学堂等(1)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2)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四、失败原因1.主观原因(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大多迫于贫困,希望改变经济地位。(2)领导阶层学识与才略有限。定都天京后,领导者糜烂腐化,又为争权夺利互相残杀,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3)战略上的失误,偏师□北伐而孤军深入。(4)文化上对传统文化完全推倒,得不到知识分子的支持;违背人性的措施,例如在天京强制男女分开居住,不得民心。(5)外交失策:未积极争取外援,清政府因与西方列强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而获得支持。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在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和洋人组织的常胜军(洋枪队)围攻下,溃败而亡。五、评价1.促进作用(1)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减轻了中国近代化的阻碍因素。(2)《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当时的思想和经济发展均有影响。(3)催生了洋务运动的产生。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部分军事工业都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2.阻碍作用(1)《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背。(2)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的近代化进程。(3)中国内乱给外国侵略者以可乘之机,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近代化的大好时机。1.定都南京后,洪秀全深居宫中享乐,对于政事却不甚关心。这说明太平天国()A.完全沉湎于个人享受B.仍属于旧式农民战争C.领导人深谙帝王之术D.没有受到近代化影响解析材料说洪秀全个人享乐,不能说整个太平天国都享乐,故A项错误;洪秀全定都南京后贪图享乐,体现了政权的封建化,从这个角度看太平天国仍属于旧式农民战争,故B项正确;领导人深谙帝王之术,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近代化,故D项错误。答案B2.(2019·大庆模拟)太平军曾经“搜得藏书论担挑,行过厕溷随手抛,抛之不及以火烧,烧之不及以水浇。读者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太平军的这种行为()A.对传统文化过于简单粗暴B.有利于发动贫困群众C.奠定太平天国文化基础D.冲击了世人对科举的态度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太平军把大量藏书采取很多措施进行毁灭,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贫困群众,故B项错误;对待传统文化的简单粗暴恰恰摧毁了太平天国的文化基础,故C项错误;藏书并未特指科举考试的“四书五经”,故D项错误。答案A3.(2019·武汉模拟)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专设删书衙,根据拜上帝会的教义和原则删改儒家的典籍,特别是对专讲“古礼”和“鬼神丧祭”之类的言辞统统删掉。这些措施表明太平天国()A.试图构建一种新文化B.对传统文化删改选用C.全力破除传统文化D.严格上下尊卑等级制解析材料仅体现了太平天国对儒家思想进行删改,不能体现出其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