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理解文意。过程与方法: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晏子机智勇敢,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难点:语言艺术特点。【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分课时备课)一、导入复习课二、交代本节目标三、师生共同复习全文内容1、熟读课文,复述课文2、熟记课下重点词语句子3、分析人物形象4、分析晏子的语言技巧四、当堂检测内容:1、给加点字注音赐()晏子酒酒酣()缚者曷()为者也吏二缚()一人诣()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1)、何坐()(2)、习辞者()(3)、缚一人诣王()(4)、避席()(5)、反取病焉()(6)、固善盗乎()3、给文中两个通假字注音并解释1)曷()通____译:______2)熙()通____译:_____4、比较下列词语的古今意思有何不同古古坐席病今今古古其实所以今今5、在本课里“之”字有几种解法?1)楚王闻之2)齐之习辞者也3)吾欲辱之4)婴闻之5)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6、翻译以下句子。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7、下列句子中与“何以也”句式相同的是()A.晏婴,齐之习辞者也B.缚者曷为者也C.圣人非所与熙也D.为其来也8、<<陌上桑>>是汉乐府中的名篇,汉乐府是指____________。乐府原是__________设的_____机关,职责是_________,后来就称这类诗歌为乐府。9、本文描写的是_____的故事,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少女形象,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10、按要求填上原句。1)描写罗敷采桑工具美的句子是:2)描写罗敷衣着服饰美的句子是:3)从侧面烘托罗敷美的句子是:4)描写夫婿体貌形态的句子是:【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第二段,深入体会晏子的语言艺术2、假如你是楚国的大臣,你能否找出晏子话语中的破绽,巧妙地反击他的论辩?【板书设计】熟读课文,复述课文熟记课下重点词语句子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晏子的语言技巧【教学反思】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努力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体验,自主探索,完成课文相关资料的查阅,文言词汇的积累,课文文意的把握,课文探究专题的确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