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过程与方法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反复朗读中对名句深入理解,品位诗歌的美点;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教学重点背诵默写诗歌。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设计预习作业检查作者介绍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过程思考与调整活动内容师生行为“15分钟温故、自学、群学”环节1、背景。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闲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农村的诗人陆游,已是68岁的老人了。农历十一月四日夜,一场暴风雨勾起了这位爱国志士对往昔军旅生涯的追忆。于是作此诗以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2、释题讲述:陆游罢官居住家乡山阴(绍兴),抗金收复失地是他不能忘怀的事。他因风雨大作而思绪万千,既想到南宋王朝在风雨中飘摇,岌岌可危的现实,又浮起到前线作战挽救国家危亡的企望。于是,在风雨声中入梦,梦境是在前线作战。风雨声就把他所处的现实同所存的希望联系起来了。“20分钟展示交流质疑、训练点拨提高”环节对照注释,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并进而说说诗意。指名讲述,然后把意思贯串:年老力衰,只能在荒僻的小村里僵卧着,但是壮怀犹在,还希望为国家到边疆去效力。夜深了,大风雨的声音,激起无限的思绪,为了拯救国家,连梦境也是骑着铁马奔向北方去啊。全诗写出作者至老不衰的爱国豪情。4、讨论“陆游因风雨大作而想到卫国战争,他在诗中是如何将两者联系起来的?”5、明确诗歌主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也饱含壮志难酬的痛切愁思。这首诗语言朴实明快、豪放流畅、通俗平易;表现方法上采用“寄情于梦”。“10分钟检测、反馈、矫正、小结”环节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自行背诵课后1、背诵全诗作业2、当堂默写师生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