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教学重点】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思想家的主要观点。【教学难点】分析明末清初进步思想产生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一、独学指导:1.知识指导:2.独立学习:3.抛砖引玉:【抛出问题】【引出问题】1).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因素有哪些?2).比较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异同3).明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二、互学引导:生生互学:师生导学:-:1).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因素有哪些?2).比较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异同3).明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三、活学辅导:1、举一反三:(1).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中国思想界,“以复古开新的模式完成了集古代思想之大成”。所谓“复古开新”,主要体现在()①先秦民本观念复兴②工商皆本思想提出③君主专制受到批判④经世致用思潮形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朱熹主张“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李贽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二者的主张()A.完全一致B.大同小异C.针锋相对D.互为补充(3).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为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在材料中,“亡天下”指的是()A.封建统治政权的更迭和兴亡B.外族侵扰导致的边地不宁C.政治统治黑暗,民不聊生,社会倒退D.内部纷争不已,国家分裂,社会动荡(4).王夫之是清朝的一位思想巨人,他猛烈抨击“孤秦”“陋宋”。这一思想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A.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B.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C.抨击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私产的做法D.提出了为君之道和治国之道(5).(2011·中山三模)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2、疑难解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材料二“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朱熹材料三明末李贽对理学大加鞭挞,他讽刺理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欲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古代文人怎样的人格追求?(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成为科举考试重要内容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批判理学的主要思想观点。(4)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理学影响的认识。答案1.独立学习:①日常生活②“圣人”之言③儒家经典④“童心说”⑤真心⑥摹古文风⑦《藏书》⑧《续藏书》⑨《续焚书》⑩浙东学派君主专制天下之法学校工商皆本社会生产关系反专制主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清代考据学君主专制治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循天下之公把天下做为私产六经责我开生面自然史观社会史观哲学定乱除暴安百姓批判君主专制专制主义君权和官吏腐败行为制度批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抛出问题:1).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因素经济因素: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另一方面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阶级基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统治者的法制思想占主导地位,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扼杀了人的个性,摧残了人们的思想,启蒙思想家要求挣脱思想束缚,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