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词五首章、节第六单元教学内容词五首第1课时课型精读教学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3、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重点难点作品的思想内涵。导学过程教师复备一、导入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望江南》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2)花间派。2、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文章大意:(1)“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指正,必要的时候,教师要予以讲解。教师总结:本文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频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显示导学过程教师复备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另外,这首词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武陵春》1、朗读这首词。2、文学常识: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3、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文章大意:4、思考:(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文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3)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学生思考、讨论,发表意见,教师指正。5、总结: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6、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并说明其特点。7、布置作业:背过这两首词,熟读其他三首,争取背过。教后小记上课时间: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