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教学设计课题沁园春雪本学期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日期课型讲读审核人一、教学目标:1、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背诵默写本词。2、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3、感受冰雪形象以及雪山、雪原的雄浑壮美,认识毛泽东的宏大气魄。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2、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其中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3、感悟毛泽东宏大气魄的精神境界。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复备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一遍,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正音或解释。3、结合书下注解再读诗歌,能初步把握文意,归纳上下两阙意思。上阙: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下阙:)评论历代帝王,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4、解题:《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乍一看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诗,其实这是一首充满豪情的抒情正音:分娆逊数汗解词:惟余竞折腰红装素裹风骚2、学生听录音跟读一遍,小组展示一遍。明确: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1020诗。雪在词中,已不再是陪衬物,不再是一种逆境的象征,而是作者歌咏的对象。二、合作学习,深入探究(一)学习词的上阙,指名学生朗读,1、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③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二)学习下阕,指名学生朗读。1、提问:下阕可分几层?2、逐层理解下阕:①问题: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②“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③“俱往矣”一句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风流人物”指什么人?最后两句有何含义?合;中间七句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学生再读两遍课文用心体会作者的情感。三、当堂检测:1、写出含“雪”的四句古诗词。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修105④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三)赏析语言,锤炼词句1、这首词表现了白雪皑皑的一个银色世界,作者用了那些词来表现洁白的?明确:冰雪银蜡素2、这首词有哪些词用得准确精炼、极富形象、饱含感情,联系具体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明确:动词-飘舞驰封形容词-莽莽滔滔-惟顿略稍3、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请在文中找出并谈谈自己的看法。4、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联系前面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四)比较阅读:柳宗元的《江雪》(五)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六)内容小结:这首词热情赞美祖国壮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词的画面妖娆雄伟,意境壮阔,气势磅礴,感情奔放,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之作。四、布置作业:默写该诗辞。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千里冰封,万里雪飘3、尝试背诵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