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词二首》教学资料 长春版VIP免费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词二首》教学资料 长春版_第1页
1/7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词二首》教学资料 长春版_第2页
2/7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词二首》教学资料 长春版_第3页
3/7
三词二首作家与作品写作背景中央红军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整整一年中,经历了11个省,走过终年积雪的雪山,越过人迹罕至的草地,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攻堵截,打垮了国民党反动军队410个团和不计其数的地主武装,占领过54个城市,连续行军二万五千华里,战胜了军事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胜利地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会合。这就是著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完成长征之后,从11月起,胜利地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的三次“围剿”,有力地促进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新的高涨。为了进行抗日,红军在1936年2月,渡河东征进入山西,取得了许多胜利,并准备开赴河北抗日前线。但这时蒋介石调动大军进入山西,协同阎锡山阻拦红军前进,同时命令东北军和西北军进攻陕北根据地。为了保存抗日实力,争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红军于5月间回师河西,同时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号召国内一切军队同红军停战议和,共商抗日救国大计。《沁园春·雪》即作于1936年2月,正是红军渡河东征,出师抗日期间。这是一首长调,以咏雪起兴,赞美祖国的江山,评论祖国的历史,歌颂祖国的今天与未来。大气磅礴,兴会淋漓。久已脍炙人口,成为古今绝唱。1945年秋,毛泽东在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柳亚子先生索句,毛泽东手书此词以赠。有人因此认为即作于此时,并作了许多文章。可是柳亚子先生和词手稿明明写着:“次韵和毛润之初行陕北看大雪之作,不能尽如原意也。”既是“初行陕北”,当在10年以前;又是“看大雪之作”,当在三冬季节。毛泽东去重庆,时在8月间,怎能于此时作此词呢?凡在这个误会下所作的论述,无论为长为短,统统是错了。思考与讨论一、《沁园春·雪》上片写景咏物,下片回顾历史。对祖国山河的自豪夸赞,与对历代帝王的轻松评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情感的反差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理想和情怀?本题的设置在于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胸怀,诗人的抱负,诗人的理想,诗人的自信与豪迈。祖国山河的美丽与拥有者相得益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是诗人,是文韬武略兼备的诗人。二、《浪淘沙·北戴河》饱蘸着作者对祖国与人民的博大而深厚的感情。你感悟到这种感情了吗?请你找出表达这种感情的重点诗句,再摸索作者这种感情的构思轨迹。“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是作者抚古后对现实的赞美。因为千年前的时代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时代,如今却一片繁荣景象。作者上片先是描绘壮观景色,下片抒写怀古颂今的豪迈心情。有关资料1.《沁园春·雪》赏析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语言与思想的一致,这本来是文学,特别是诗歌的特质。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又说:“语言是一种实践的……现实的意识。”(《德意志意识形态》)因此,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尤其是诗歌,语言不仅是构成形式的因素,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内容本身。诗歌的语言,必须是饱含情绪和饱含思想的语言,必须是富有暗示性和富有启示性的语言。诗的魅力,特别要从它那精确而调和的语言色彩中显现出来。一首好诗,固然取决于要有深刻的思想内容,但又必须依靠着精美的语言技巧。人们吟诵一首好诗,一唱三叹,击节称赏,往往不只是看它反映了什么,还总是要看它怎样反映的。正因为这样,从最严格的要求来看,诗是不能翻译的。——由于译文的蹩脚而使原诗受到损失,相形减色,这是很自然的,有如摹描之于原画,有如模型之于雕塑,其真赝高低的差距,是难于避免不能弥补的。这是为什么呢?第一,从文艺形式上看。咏雪是一首词,是一首律化的、长短句的、有固定句数字数的诗。它用的是《沁园春》这个词牌,是一首长调。它那种错落有致的铿锵和谐的音韵,它那种符合于现实生活形象的整齐工稳的对仗,不仅仅是我们表情达意的方法或形式,而且也影响着我们的情感或美感。因此,把这样一首完整精练的《沁园春》词一经语译,改变成一首自由体的白话诗,这些特点就大部分失掉了;正如一支优美完整的歌曲,不是通过歌唱,而只是概述它的歌词大意,我们能够把这歌曲作为一个艺术作品全部加以领略吗?当然不能够。此其一。其次,从语言技巧上看。请把译文同原作对比读一读,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词二首》教学资料 长春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