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品读重点词句,感受莎莉文老师的爱心和独特的教育方式,体会海伦·凯勒的思想变化以及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教学重点】品读重点词句,感受莎莉文老师的爱心和独特的教育方式,体会海伦·凯勒的思想变化以及对老师的赞美和感激之情。【教学难点】品读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深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海伦·凯勒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教法设计】1.导——读——悟——赏——结,力求做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其中“导”包括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资料;“读”是研读文本;“悟”和“赏”是对人物、对主题、对语言的理解和赏析;“结”是小结。2.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引入启发式教学,结合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法设计】1.个人情感体验法。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培养语感,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碰撞思想。2.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究,感知文本内容,提升自主阅读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激趣引思、导入新课:她是一个不幸的人,出生19个月就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她又是一个伟大的人,虽然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却成为享誉世界的作家和演说家。同学们,她就是海伦·凯勒。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的人》,共同去了解海伦·凯勒的成长历程,认识引领她人生转机走向光明的莎莉文老师。(板书文题、作者)二、出示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2.品味重点词句,感受莎莉文老师的爱心和独特的教育方式,体会海伦·凯勒的思想变化以及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3.学习海伦·凯勒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三、走近作者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四、整体感知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五、深入探究听读全文,按要求勾画出关键词句感受我的变化。1.找出文中描写老师来之前表现“我”心情和感受的关键词句。2.找出文中描写老师来之后表现“我”心情和感受的关键词句。六、语段精读速读5—10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简要概括:莎莉文老师通过怎样的教育方式让“我”发生了这些变化?七、探究主旨作者为什么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八、拓展延伸为海伦·凯勒或莎莉文老师写一段颁奖词。(任选其一)要求:简要概括其事迹,精神;语言简练,力求优美;可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50字左右。九、推荐书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十、作业布置:1.识记课文中的生字词;2.积累海伦·凯勒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