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1)背景①国际:朝鲜停战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②国内:即将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③直接:中印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2)过程①首次提出:1953年,中印就西藏问题谈判时。②再次提出: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声明(把“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③最终定型:1955年亚非会议(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意义①对中国: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②对世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2.中国代表团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b)名称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时间1954年1955年地点瑞士的日内瓦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主题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特点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首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贡献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结果及影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会议圆满成功;形成“万隆精响协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神”;推动了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推动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知识拓展】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友好合作的精神。【深入思考】“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和内容提示:(1)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干扰破坏,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矛盾与分歧。(2)内容:“同”是指共同的经历(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共同的任务(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共同的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异”是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二、外交关系的突破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1)原因①中国政府的努力和国际地位提高。②亚非拉国家(第三世界)崛起与支持。③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2)时间: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深入思考】为什么是“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提示:(1)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之一。(2)新中国成立后蒋介石集团非法占据。(3)意义①这是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②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重大胜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③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2.中美关系正常化(b)(1)原因:改善中美关系是双方的共同要求。①对美国而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孤立中国外交政策的失败;美国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②对中国而言: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2)过程时间事件意义1971年4月“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承认一个中国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12月中美两国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为中美建交提供法律依据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3)影响①对世界:有利于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缓和世界局势。②对日本:直接推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③对中国:(外交上)打开外交困境,迎来建交高潮。(经济建设上)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两岸关系上)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国际地位上)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知识拓展】近现代中美关系发展历程3.中日邦交正常化(b)(1)原因①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②日本为取得一个在政治和经济上同各国竞争的有利地位。③日本对华友好政党、社团和人士的推动。④符合中日双方的利益(根本原因)。(2)史实: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宣告两国不正常状态结束,建立外交关系。这样日本早于美国与中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知识拓展】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但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中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两国关系正常化符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