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论语十则》第2课时教案课题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出自课文的成语、格言、警句。过程与方法理解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和做人准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十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为人处世教学重、难点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名人名言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指名背诵1、指名背诵1----5节;2、指名翻译1----5节。二、学习课文第六则: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注释:子贡问君子:子贡请教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行:实行,实践。言:说话。翻译: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小结:君子的标准是先行而后言。第七则: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注释:成:成全,助人达成。美:好事。反:相反是:这(指示代词)翻译:孔子說:“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正好与之相反。”小结:孔子主张成人之美。第八则: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注释:而:表假设。如果。求:求得,追求。虽:即使。执鞭之士:低微的官职。从:从事。好:爱好。翻译:孔子说:“财富如果能够追求得到,即使是执鞭赶车这样低贱的官职,我也会去做。如果不能得到,我就遵从自己的爱好。”小结:通过修养仁德来得到官职,即使是低微的官职,也尽职尽责去做,如果不能做官,就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第九则: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yuè之至于斯也”.注释:齐:齐地。闻:听。韶:韶乐。图:料想。为:欣赏。至:达到。斯:代这样的境界。翻译:孔子在齐听了《韶》乐,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肉味,于是感叹说:“没想到对音乐的欣赏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啊!”小结:要有艺术修养。可见孔子对音乐有较高的鉴赏能力。第十则:(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注释:点:孔子的学生曾点。莫:通“暮”。春衣:春天穿的单衣服。冠者:成年人。乎:在。浴:洗澡。风:吹风。咏:歌唱。与:赞赏。翻译:曾点说:“到了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服装,约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孔子感叹说:“我赞赏曾点的想法啊!”小结:人要亲近大自然,享用大自然。三、课文脉络第一部分(1~3):讲做人的道德修养,要多“自省”,讲恕道。第二部分(4~8):讲人要有追求、有抱负,对财富要取之有道,要重实践,能成人之美。第三部分(9-10):讲人要有艺术修养,要亲近自然,锻炼身体。四、课后练习二、1、忠:诚心诚意。信:诚实。2、省:反省检查。3、恶:厌恶,讨厌4、图:料想。5、与:赞赏。三、成语有: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重道远;成人之美。五、学以致用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温故而知新来表达。2、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学习上不应不懂装懂,而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5、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人不知而不愠。6、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可谓任重而道远。7、我们对美国向中国大量输出工业垃圾提出严正警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一个人要经常反思,孔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曾子是每天三省:吾日三省吾身。9、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岛的朋友,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过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板书计划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