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1课时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学案导学】知识点一、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自主学习1、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2、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因此,区位选择时考虑的各不相同。3、根据主导因素不同,常见的工业类型有、、、、。图表导读1、读教材图3-2-1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找出世界的主要工业区有哪些?(2)它们具有怎样的分布特点?(3)它们的形成原因如何?典例感悟(07广东地理)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1)-(3)题(1)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A.市场指向型B.劳动力指向型C.原料指向型D.动力指向型(2)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B.产品科技含量高C.以航空运输为主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3)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A.环渤海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D.中、西部地区解析:(1)通过阅读分析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图可知,甲类工厂在投入构成比例中原料占比例高达40%以上,因此甲类工厂主导因素为原料,工业类型为原料指向型。(2)乙类工厂在投入构成比例中科技投入比例高达50%以上,属技术指向型工业。此类工业受原料、燃料影响小;产品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产品升级换代周期短,以快速的航2、读教材图3-2-2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1)(1)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哪些?:(2)不同时期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有什么变化?合作探究1.工业生产是否和农业生产一样,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2、所有国家和地区交通运输都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吗?空运输为主。(3)丙类工厂在投入构成比例中工资总投入比例高达40%左右,原料投入接近20%,应属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因此此类工业应布局在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且资源丰富的我国中西部地区。答案:(1)C(2)D(3)D变式训练下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的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据表完成1~2题。年份1800年1900年1985年煤(吨)420.75铁矿石(吨)21.81.31.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是A.接近原料地B.接近燃料地C.接近销售市场D.接近交通枢纽2.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考虑经济效益,在区位上你认为会选择下图中的哪一个地点最合适A.甲B.乙C.丙D.丁知识点二、工业的区位选择典例感悟(2006年四川文综)图中M1,为能源地,M2自主学习1、由于原料种类范围越来越多而且更广,和加工深度不断提高,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2.、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3.工业对劳动者的要求逐渐增加。4.另外,、和成为不可忽视的区位因素。图表导读读教材表3-2-1主要工业类型及其特点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影响工业部门的主要区位因素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哪几种工业类型?(2)如何判断工业的指向类型?合作探究1.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农村发展乡镇企业,首先要考虑发展哪种类型的工业?为什么?为原料地,M3为市场,P1、P2分别为甲、乙两企业所在地。据此回答(1)~(2)题。(1)当企业甲选择在P1时,则该企业可能是A.印刷工业B.电解铝工业C.电子工业D.制糖工业(2)P2是企业乙的运费最低点。以P2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是企业乙的等运费线,即企业乙从P2点移动而产生的单位产品运费(货币单位:元)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假设劳动力费用(货币单位:元)从P2点向周围降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在P2点为50元,L1点为42元,L2点为28元,L3点为20元,L4点为15元。当综合考虑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时,企业乙将从P2点移向A.L1点B.L2点C.L3点D.L4点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地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减少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着眼,工业的布局要考虑如何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以节省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企业选择在P1时,是为了接近原料产地,而制糖工业是原料指向型工业;乙企业在综合考虑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时,应从P2点移向L2点。答案:(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