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及其转化复习目标知道能量的含义,机械能的分类和相互转化。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掌握内能的定义和影响因素,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会利用能量转化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常见事例。知道内燃机的四个工作冲程的结构特点及火箭的原理。能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知道热值的定义、单位和计算。教材分析重点(1)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依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法的能力;(2)掌握内能的定义和影响因素,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难点(1)会利用能量转化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常见事例。(2)能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教学方法总结、析题、习题教具本章各实验器材课时1设计说明教学[知识梳理]:一、机械能1、能量:物体能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能量)。单位是:焦耳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其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以知识回顾为重点,让学生过程简记关。3、重力势能:受到重力的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其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4、弹性势能:具有弹性的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其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5、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叫势能,动能和势能统称叫机械能。6、机械能守恒: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在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二、内能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①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②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③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扩散现象:①定义:两种不同的物质可以自发地彼此进入对方,这种现象叫扩散现象。②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间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③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3、内能:①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②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③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质量、材料、所处状态有关④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a做功——能量的转化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b热传递——能量的转移物体吸热,内能增加;物体放热,内能减少。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主动的参与其中,加深学生对遗忘知识的重新认识。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探究物质的比热容1、比热容:①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字母c表示。②单位:J/(kg·K)或J/(kg·℃)③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④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K),它表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开所吸收的热量是4.2×103焦耳。水的比热容最大,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升高的温度最少。所以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2、热量(Q)①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热量。②公式:物体升温时吸热其中物体降温时放热其中③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必须有“吸热”“放热”的过程热量才有意义。热机1、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转动两周,燃气对活塞做功一次。其中【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统称为内燃机)五、火箭六、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1、燃料的热值(q):①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②公式和单位:热值的单位是:J/kg2、燃料的有效利用:主要方法是使燃料尽可能燃烧完全(如增大受热面积,通风等)3、提高热机的效率[例题分析]:1、说明下列物体具有哪种形式的机械能:⑴在水平轨道上行驶的火车具有_____能。⑵静止在高空的物体具有______能。⑶在盘山公路上向下行驶的汽车具有______能。⑷拉紧的弓具有_____,离弦的箭具有______能。2、滚摆在下降时速度________,动能_______,势能_______,上升时速度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