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习目标】1.知道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出差异性的表现,并举例分析产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原因。2.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指图说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成因。3.阅读“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指图说出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并分析成因。4.知道“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学习重点】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学习难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学习过程】【自主先学】图1为北半球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示意图,请写出各气候类型的名称。图1图2【合作探究】活动一:分析自然带和气候类型之间的关联,请在图2上填出各自然带的名称,。(可根据课本85页图3—17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略作修改图2)活动二:读图3回答:图31.在非洲从赤道出发,沿东经20º经线依次向南、向北前进(沿图中L1方向)。(1)自然景观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2)反映的是哪一种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什么?2.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40°N向东前进(沿图中L2方向)。(1)自然景观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2)反映的是哪一种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什么?(3)这种分异在什么地区表现最明显?活动三:读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图(图4),回答:图4(1)珠穆朗玛峰南坡的基带是什么自然带?这说明珠穆朗玛峰位于什么热量带?(2)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3)喜马拉雅山南坡与北坡的雪线海拔高度有何不同?为什么?总结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地区主导因素大尺度地域分异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在和北半球地区条件地域分异规律中纬度地区条件分异规律纬度海拔的山地水热状况【巩固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的地区存在差异性,有的地区不存在差异B.同一自然带内不存在差异性C.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D.只存在大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不存在小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2.图5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m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图中虚线表示雪线,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5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D.S坡是向阳坡,N坡是迎风坡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暑期去福建黄岗山进行野外考察,他们从山麓出发徒步登山并记录植被的变化。图6为“黄岗山位置及山地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图63.同学们在甲处观察到的植被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热带雨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4.造成黄岗山植被由山麓到山顶有规律变化的原因是()A.纬度位置的差异引起热量条件的变化B.海陆位置的差异引起水分条件的变化C.海拔高度的差异引起水热状况的变化D.洋流性质的差异引起水热状况的变化图7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A—B—C—D自然带的变化,主要体现了()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B.非地带性地域规律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6.图中E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B.受沿岸洋流的影响C.受东北信风带的影响图7D.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二、综合题7.地理环境中的地形、气候、植被等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整体,同时,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之间又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的分布通常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图8为理想大陆自然带和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8(1)图中①处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类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的自然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②、③处自然带类型相同。③处自然带分布的纬度比②处约高5°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其对沿岸气候具有____________作用。(3)图中④、⑤、⑥三个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产生这种分异规律的基础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