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目标: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逐层论证的写法。3、背诵全文。教学难点(1)古今词义的异同如:去古义:离开委而去之今义:到……去(2)文章的结构: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目标的展示二、先学(一)、朗读课文及检测预习情况(二)阅读全文后,你还有哪些词、句不懂翻译的吗?请你提出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三)默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并思考下面的问题。1、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归结为哪几个?而最重要的又是哪一个?2、“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是什么?.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提出中心论点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三、后教(一)测试(二)、兵教兵:学生点评。(三)、老师点评。总结: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主张施行“仁政”来统一天下。难点突破: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后,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四、测试五、作业(分层)第二课时归纳本文的重点词、背诵及默写。阅读全文后,你认为哪些是重点词、句?你能与我们一起分享吗?如(1).通假字。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2).古今异义。郭古义:外城七里之郭今义:姓氏池古义:护城河池非不深也今义:池塘去古义:离开委而去之今义:到……去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亲戚畔之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委古义:放弃委而去之今义:委任域古义:限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今义:地域是古义: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今义:判断动词(3)、词类活用域:限制(名作动)固:巩固(形作动)威:震慑(形作动)三、当堂训练背诵四、测试五、作业(分层)1、背诵全文2、翻译全文3、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