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辽宁省丹东七中九年级物理《12.5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VIP免费

辽宁省丹东七中九年级物理《12.5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1/3
辽宁省丹东七中九年级物理《12.5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2/3
辽宁省丹东七中九年级物理《12.5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3/3
《12.5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惯性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2)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过程一、牛顿第一定律1、提出问题(1)让学生阅读课文第44页第1页自然段,看图12.5-1。①讨论交流:课文列举了一类什么现象?自行车、列车等运动的物体,停止施加动力,还会继续运动,但最终要停下来。(2)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的解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消,物体就会停止运动。科学家伽利略却通过理想实验,运用逻辑推理,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对同一种现象,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解释。都有其理由。到底哪个说法正确,仅仅靠思辨不能回答,让我们自己动手、动脑来探究论证吧。2、实验探究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演示实验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①此实验过程中,控制哪些条件保持不变?用什么方法控制?②哪些条件需要发生变化?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这种变化?)③要观察和记录哪些数据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少。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如果物体不受力,速度不会减慢,它将永远运动下去。3、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物体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受到了阻力。(2)对牛顿第一定律中“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可以理解为: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第六课时惯性和惯性现象二、惯性1、让学生阅读课文第46页有关内容:从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知道,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2、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惯性现象(1)引导学生尝试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演示实验现象:上面的棋子原来的状态(静止),由于惯性,它要保持静止状态,所以落回原处。(2)让同学们谈一下乘坐公交车,公交车启动、刹车时身体的感受。(3)学生看课文图12.5-5,讨论交流:为什么锤头松了木工师傅把锤柄在凳子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紧地套在锤柄上?(锤子向凳子撞击时,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锤柄撞到凳子受到力作用,运动状态改变而停止运动,锤头继续向下运动使锤柄套紧。)(4)学生看课文图12.5-5,讨论交流:为什么骑车的速度太快,容易发生事例?(减速、拐弯或刹车时,骑车的人由于惯性身体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从而容易产生事故。)(5)让学生阅读课文第47页科学世界<<汽车安全带>>认识人们如何利用安全带防止和减小汽车发生事故时由于惯性对驾驶员和乘客造成的伤害。课后反思: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是实验中的重点,应配合多媒体教学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另外,惯性部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应多举例练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辽宁省丹东七中九年级物理《12.5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