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东省蓬莱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墨池记》教学设计 鲁教版VIP免费

山东省蓬莱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墨池记》教学设计 鲁教版_第1页
1/2
山东省蓬莱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墨池记》教学设计 鲁教版_第2页
2/2
墨池记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结构,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2.掌握重点词句的翻译3.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教学重点:词句翻译和文章主旨教学难点:准确地理解本文的主旨课时:2课时教学环节: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王羲之是中国最伟大的书法艺术家之一,被后人誉为行书天下第一,他的书法线条如行云流水,字体风流潇洒。前人评他的笔势说"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世人称他为"书圣".他的字是天生如此,还是别有决窍?今天我们学习曾巩的《墨池记》,解开我们的疑惑。二.作者简介: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固,建成昌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人称之为南丰先生。卒谥“文定”。曾巩将儒家之“道”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广泛接触儒家经典以外的文化遗产。他在不少诗文中,都谈到自己刻苦读书的情况,认为没有浓厚的文化知识积累,要自成一家,是绝不可能的。他的散文风格朴实沉着,议论醇正,讲究法度和布局,结构谨严,条理分明,尤以文字明洁著称。其作品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三.感知课文,疏通文意:(一)。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正音和朗读节奏。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朗读。3.指名读,学生齐读。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从而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这篇课文的文言性较强可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朗读。(二)学生结合下文注释,先自行把文意疏通一遍。然后让学生口述本文的大体内容。(三)。引导学生逐段翻译课文:对于一些重点词句的翻译,一定让学生明确采取学生逐句翻译,学生相互质疑,教师讲解难点,教师质疑,学生回答的方法,让学生牢固掌握文章的翻译。(四)巩固训练,见有关资料。四.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理清文章结构,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每段的层意,明确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此任务)第一段:(1)介绍墨池的所在及形态(2)介绍墨池之称的由来(3)不追究墨池真假,转而写王羲之。(4)评价王羲之的书法。(5)作者总结自己的观点:学习是不可缺少的,何况要在道德方面得到深造呢。各层的关系:作者从介绍墨池到论述王羲之的勤奋学书,一步步加以引申推论,最后落到文章的主旨——道德的修养上来,突出了勤学劝善的目的。第二段:写明写作此文的原因和目的。(1)写王君盛对墨池的重视和作者应邀写文(2)写王君盛这样做的用心,又表明了写记的用心(3)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想。二.问题研讨:1.王羲之在书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明确:其巨大成就不是天然自成的,而是勤学苦练取得的。2.本文的写作意图是什么?3怎样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指导,师生共同总结。三.处理课后习题四.布置作业:学生积累一些名人勤学苦练的故事,整理到读书笔记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东省蓬莱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墨池记》教学设计 鲁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海博书城+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