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小说。(2)了解小说的分类及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类的小说专题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小说的三要素及其作用难点:运用小说知识进行小说鉴赏【教具准备】小说知识归类提纲【教学过程】一、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时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简单地说,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小说必须要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可以是反面的,也可以是正面的。一篇小说可以塑造一个人物形象,也可以塑造多个人物形象。情节是小说的另一个要素。人物的性格必须在相应的活动中表现出来,而这些活动就构成了小说的情节。小说的情节既要吸引人,又要合乎情理,安排情节不能脱离生活。故事情节来源于现实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终,有起有伏,并有一定发展过程的,因而小说情节的展开,也是有段落,有过程的。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决定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有时可省略某一部分,有时也可颠倒或交错。《范进中举》是按照自然顺序写的。老童生范进,借钱去参加乡试,是故事的发生,也是现实生活中事件的开端。围绕着范进中举发疯,故事进一步地发展,和由发展而进入高潮,也是现实生活中事件的发展和高潮。最后范进清醒过来,众人趋炎附势,范进中举的故事也就至此告终。而《我的叔叔于勒》开始用的则是“颠倒”的写法,从“我”一家时常去码头等待于勒叔叔归来,交代小说情节发展的原因。然后再按时间顺序,讲述在船上遇到穷途潦倒的于勒叔叔,“我”的父母冷酷的态度。不论故事情节如何安排,情节的发展总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范进中举》以范进中举——发疯——清醒为情节发展主线,用讽刺、荒诞的手法,揭示封建专制制度对人心灵的毒害。《我的叔叔于勒》以追叙的手法,为小说情节设置悬念,进而刻画人物。环境是小说的第三个要素。环境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要和人物的表现、心情、身份、时代相适应。二、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小说竭力要挖掘的艺术内容,其感觉经验愈是新鲜、细微、独特、准确、深刻,就愈是小说化。“虚构性”与“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上述要素中最能体现小说性质的东西。三、小说分类(一)按时间分类古代的小说指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前的小说,可分为文言小说或半文言半白话小说两种。文言小说多为短篇小说,多以志怪、志人、爱情、历史、豪侠、哲理为题材。著名作品有《世说新语》及《聊斋志异》等。半文半白小说则包括长篇及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有《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及《红楼梦》等。这些小说都分章标回,语言上保留了民间说书艺术的特色,故文学史称之为「章回小说」。而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则有冯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