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1课时 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学案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VIP免费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1课时 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学案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_第1页
1/19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1课时 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学案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_第2页
2/19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1课时 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学案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_第3页
3/19
第1课时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点,描述岩石圈的构成。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并掌握其主要特征。分析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及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明确三大类岩石与岩浆的相互转化关系。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1.地球内部圈层(1)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图中虚线S为横波,实线P为纵波。(2)分层名称特征界面A层地壳连续圈层,平均厚度约17千米a莫霍界面b古登堡界面B层地幔厚度约2800千米,上部存在c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C+D层地核分为C外核、D内核2.岩石圈的结构:地壳与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图中字母E。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1.岩石圈的组成类型形成常见岩石A岩浆岩侵入岩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凝形成花岗岩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玄武岩B沉积岩地表岩石风化产生的碎屑物质经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形成石灰岩、砂岩、页岩C变质岩高温、高压作用下,原有岩石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大理岩、板岩、片麻岩2.地质作用3.物质循环的意义(1)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2)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改变了地表的环境。一、判断题1.地震发生时,地面上的人们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摇晃。()2.地壳厚度不均匀,一般海拔高的地区,地壳较薄,海拔低的地区,地壳较厚。()3.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4.花岗岩在高温、高压作用下,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大理岩。()5.三大类岩石之间可以直接相互转化。()答案:1.√2.×3.×4.×5.×二、选择题6.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A.地震波的分类B.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C.地球内部的温度变化D.岩石圈的厚度答案:B7.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A.外地核B.岩石圈上部C.地壳下部D.软流层答案:D8.图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A.岩石圈、地幔、地壳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答案:D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b类岩石形成于地下,c类岩石形成于地表,据此回答9~10题。9.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a为岩浆B.c为喷出岩C.d为沉积岩D.e为侵入岩10.图中各个序号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①为冷却凝固作用B.③为重熔再生作用C.⑤为外力作用D.⑥为变质作用解析:第9题,根据沉积物的位置可先判断出d为沉积岩,进而判断出e为变质岩,最后判断出a、b、c分别是岩浆、侵入岩、喷出岩。第10题,根据岩石的形成过程可判断出①②③④⑤⑥分别是冷却凝固作用、隆起、外力作用、固结成岩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答案:9.D10.A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学生用书P29]【合作探究】1.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见教材P26图2-1-2),探究下列问题。(1)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哪几个主要圈层?它们之间的界面分别是什么?(2)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哪些位置会发生突然变化?(3)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地震波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是横波还是纵波?为什么?提示:(1)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地核又分成内核和外核,地幔也可细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地壳和地幔、地幔和地核之间的界面分别是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2)在界面处会发生突然变化。(3)横波。因为横波只能在固态介质中传播,而纵波可在三态介质中传播,所以地震波在通过含油层(液态介质)时,横波速度会发生明显变化。2.读岩石圈结构示意图(见教材P27图2-1-3),探究下列问题。(1)地壳和岩石圈有何区别?(2)世界上地壳最厚和最薄处分别在什么地方?提示:(1)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是组成地球内部圈层最外面的一个圈层。岩石圈则包括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的全部。(2)地壳最厚处在青藏高原,最薄处在太平洋洋底。【核心归纳】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横波(S)和纵波(P)之分,如下表所示:地震波分类横波(S)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1课时 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学案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