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舒婷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成诗于我国进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全诗四节,共有四个意象群,通过它们的递进组合,不仅表达了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而且表达了有着从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特殊情感历程的青年一代的共同心声。另外该首诗歌无论是意象的组合、象征手法、情感的表达均可以作为诗歌的典范,为学生欣赏乃至借鉴。学情分析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心理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对事物的认知已经不再停留于事物的表面,理性认识能力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这首诗歌时要引导学生透过诗中的意象特征领悟诗人内在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2.了解舒婷诗歌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有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能力目标: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难点: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教学方法激趣导入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展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名字深埋在我们心底,却又时刻沸腾在我们的心里,那就是——祖国!有一种情感炽热而深沉,世世奏出绝响,铸就不朽的民族英魂,那就是——爱国!不信,你看,他来了(展示屈原幻灯片),还有他(展示林则徐幻灯片),以及他(展示鲁迅幻灯片),今天就再让我们跟随一位当代女诗人的生花妙笔去唤出我们心底最炽热的情感吧——(师生齐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多媒体展示课题,黑板板书)二、走近作者,知人论世。(一)走近诗人舒婷(多媒体展示资料)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当代著名女诗人,“朦胧派”诗人代表之一。代表诗作有《致橡树》、《神女峰》等。(二)再会“朦胧诗”(多媒体展示资料)1.朦胧诗的定义:所谓朦胧诗,实际上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着感伤情调和反叛精神。代表诗人及作品:北岛《回答》、舒婷《致橡树》、顾城《一代人》。2.朦胧诗句欣赏: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节选自顾诚《一代人》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节选自北岛《回答》(三)写作背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表达了一种希望光明的痛苦和挚情,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和挚爱。三、听读课文,把握诗情1.教师配乐朗诵诗歌2.学生听读课文,注意诗歌朗读时的重音、停顿、语调、感情。思考并讨论:初步感受整首诗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明确:热爱、哀痛、激动、深沉、欢悦、希望……四、齐读诗歌,品析诗意(一)研读诗歌第一节,师生探究(多媒体出示诗歌内容及问题):1.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2.作者是怎样形容这些意象的?3.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品读讨论后明确(多媒体展示):1.意象: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意象特点:贫穷落后苦难深重)2.形容词:破旧的熏黑的干瘪的失修的淤滩上的纺摸索前进3.感情:深沉、悲痛(语调:舒缓、低沉)板书:贫困、落后的祖国(二)研读诗歌第二节,师生探究(多媒体出示诗歌内容及问题)“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品读讨论后明确(多媒体展示):修辞:比喻感情:痛苦、希望(虽然贫穷但没有丧失希望,虽然希望渺茫但人民祈愿)板书:痛苦、追求的祖国(三)研读诗歌第三节,师生探究(多媒体出示诗歌内容及问题)1.作者在这节中写了哪些意象呢?2.联系时代背景想一想,诗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品读讨论后明确(多媒体展示):1.理想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2情感变化的原因:历史转折时期——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