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倍的认识(一)教科书第93~94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十八第1题。1?经历两个数量的比较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能用算式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2?结合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同伴合作,对为什么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作出分析、解释,培育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3?初步体会“倍”是作为一种用于比较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课件。一、情境引入,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老师:(请两位同学站起来)我们可以怎样对他俩进行比较?学生1:×高,×矮。学生2:×轻,×重……老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两个量进行比较。(多媒体出示数学书和桌子比较的情境)老师:比较它们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生:桌子长,数学书短。老师:估量一下,桌子的长度有几本数学书那么长?学生1:……老师:到底是几本呢?我们一起来量一量。(1本、2本、3本、4本)(闪动)老师:当桌子的长度有4本数学书那么长时,就可以说:桌子的长度是一本数学书长度的4倍。今日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有了它,我们就能用“倍”来比较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老师:下面我们再来比一比,认真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如图:逐步出示1杯酸奶,1袋饼干,再加上2杯,天平从不平衡到平衡)学生1:1袋饼干相当于(等于、包含)3杯酸奶的质量。老师:你能用“倍”来说明饼干和1杯酸奶质量间的关系吗?学生2:饼干的质量是1杯酸奶质量的3倍。老师:接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出示左图)学生1:1尾鱼的质量相当于6杯酸奶的质量。学生2:1尾鱼的质量是1杯酸奶质量的6倍。老师小结:当一个量里含有几个这么多时,我们就说这个量是它的几倍。二、独立探究,合作沟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猜想并证明6是3的几倍老师:刚才比较了长度,比较了质量,我们接着比,你们看谁来了?老师:猜一猜,猫的只数是青蛙的几倍?学生1:2倍。学生2:3倍。学生3:1倍。老师: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个办法证明你的猜想。可以用学具摆,用嘴说,动手写。4人小组可以相互沟通一下。(学生独立活动后进行沟通)学生1:我认为是3倍,因为对齐后,右边还剩3个。学生2:看几倍应该是看6里面有几个3这么多,不是看还剩几个。学生3:可以这样摆一摆。左边摆3个,右边摆3个。让人一看就知道6是3的2倍。学生4:我认为应该是2倍,因为6÷3=2,6里面有2个这样的3,所以6是3的2倍。学生5:我是想口诀“二三得六”,说明6里面有2个3,所以是两倍。学生6:多了一个这么多,是不是1倍?学生7:我认为是多了1倍……老师:小朋友们运用了这么多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真棒!正像大家所说的,看6是3的几倍,关键是看6里面有几个3,有几个这么多,就是几倍。2.巩固练习老师:我们接着摆,第一排不变,第二排摆4个这么多。用倍比较怎么说?(4倍)你是怎样想的?学生1:一看就知道。第二排里面有4个第一排这么多,所以是4倍。学生2:12÷3=4这个算式说明了12是3的4倍。老师:假如第二排是21个呢?学生1:不够摆,怎么办?学生2:能不能不摆?我能知道21是3的几倍。老师:你是怎样想的?学生3:21÷3=7,说明21是3的7倍。老师:的确,当不够摆时,可以直接用除法计算更方便、更简洁。老师:现在将第二行多余的小棒去掉,两行都是3个,用“倍”可以怎么说?学生4:1倍。老师:你是怎样想的?学生4:第二行只有1个3,所以是1倍。老师:当两个数一样多时可以用1倍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变式练习,解决问题(1)12÷312÷212÷1老师:看来生活中对事物进行比较时,常常用到“倍”这位朋友,你们看小叮当买水果时也用到了它。(出示情境图片)老师:小叮当家里买了水果,苹果有3个,草莓有12个,草莓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学生:草莓的个数是苹果的4倍。算式是:12÷3=4。老师:小叮当吃掉一个苹果后,草莓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学生:草莓是苹果的6倍。算式是:12÷2=6老师:小叮当再吃掉一个苹果后,草莓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学生:草莓是苹果的12倍。算式是:12÷1=12。老师:观察这3道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当草莓的个数不变,苹果的个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