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上的承诺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和新词。2.教育学生向小女孩儿学习,做一个诚实守信、说到做到、听话的好孩子。3.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小姑娘的高尚品德,教育学生向小姑娘学习,做一个诚实、听话的好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能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文章的层次;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教学方法:结合阅读课文的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引导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结合课文结构特点,分层次,抓重点问题,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知行结合,教育学生向小姑娘学习,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字卡、录音机、录音磁带、小黑板、幻灯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1.提问,激发兴趣。①谁到过海边,见过大海?②谁见过贝壳?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种?好看吗?2.放录像。关于大海、海岸、贝壳的解说。教师:刚才大家看了听了,现在请大家说一说(抽两三名学生说。)3.导入课题,板书。二、学生自学课文。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①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什么事?②画家去捡贝壳去了,小姑娘在干什么?③小姑娘喜爱贝壳吗?为什么画家给她贝壳她不要;贝壳掉在地上,她捡起来,又还给了画家呢?④小姑娘为什么不听老伯伯的劝说,仍旧给画家看东西?2.组织讨论,抽两三名学生回答。(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当众把意思表达完整,师生共同帮助。)3.整体了解课文内容,结构,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哪些事,以什么顺序写的。三、范读课文。放一遍课文录音,最好是配音朗读。四、学习字词。1.学生读课文时借助汉语拼音或字典,自学二类字或以前学过的生字。2.学习词语。学生先自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3.抽查。出示一些字卡,检查学习情况。抽两三名学生读词语,并口头说说是什么意思,口头造一个句子。五、检查阅读情况。1.抽部分学生读一读课文内容,发现有读音错误,及时纠正。2.提问,检查。①谁能当众用一两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小姑娘说了几次话,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③小姑娘为什么要一直等画家回来?(抽两三名学生回答,师生评议补充。)3.组织讨论:课文中小姑娘所做所说,反映了小姑娘的什么品质和什么精神?(抽几名学生回答,理解多少说多少,教师适当启发引导。)六、细读课文,全面领会。学生细读课文。幻灯出示思考题:①文章记叙了什么内容?②反映了什么主题思想?③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七、作业:抄写小黑板上的词语,并造一个句子。第二课时一、检查自学情况。1.提问: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②反映了小姑娘什么品质和什么精神?③你通过学习课文,受到哪些教育?2.组织讨论。问题:小姑娘把落在海滩上的贝壳,一颗一颗捡起来还给画家。画家的眼圈为什么红了?(抽几名学生回答,师生评议。导入学习课文。)二、学习课文内容。改变逐段讲读的方法,按课文的层次结构,抓住中心问题,学习课文内容。1.学习课文第1段。(1至5自然段)学生轻声读课文。幻灯出示问题:①小姑娘在金色的海滩上干什么?②画家来到海滩,与小姑娘说了什么?③小姑娘答应了画家什么事?组织学生讨论,理解这些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拨。2.学习课文第2段。(6至17自然段)幻灯出示问题:①老伯伯劝说小姑娘回家,小姑娘为什么不听?②小姑娘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找出来,读一读,说说反映了小姑娘什么品质、什么精神?③画家捡了许多贝壳给小姑娘,她为什么不要?④小姑娘又说了一句什么话,反映了她什么品质、什么精神?抽几名学生提问,师生共同帮助。抽学生读一读小姑娘说的话,提问:谁能说说从小姑娘的言谈中,反映出了小姑娘的什么?组织讨论。明确:小姑娘摇摇头,把画家的衣服和画夹紧紧搂在怀里。说明了小姑娘是一个诚实可信、说到做到的孩子。第二次小姑娘摇摇头,对画家说:“我不要。我要回家吃饭啦!”说明了小姑娘听老师话,不随便要别人东西。学生仔细读小姑娘两次说的话,进一步思考。抽两三名学生说说小姑娘是怎样做的,加深理解小姑娘的高尚品德。3.学习第三段。(课文18至21自然段)(1)幻灯出示问题:①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