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二、过程与方法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三、情感与价值会认“娲、藤”2个字。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说说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人类的。教学难点: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教学准备:搜集关于女娲的神话故事,制作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交流。从古到今,对于“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话题,人们一直都在探索。关于人是从哪里来的,你们知道都有哪些说法吗?(学生将自己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如:伊甸园说、女娲造人说、海猿说、外星人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人类由来的经典神话故事《女娲造人》,看看我国远古时期的先民对人类诞生的有何看法。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读课文。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认识生字“藤”和“娲”,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定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考)2、理解词语。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神通广大——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生气蓬勃——富有生命力和活力。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不堪表示程度极深。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3、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课文较长,要多找几个学生来读,注意读后的评价与反馈,养成认真读书,认真倾听的好习惯)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要点,语言简练、完整。应多找几个学生来概括,最后教师总结)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一)自学提示:1、再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天地无人——黄泥捏人——创造许多人——分为男女,延续后代)2、说说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鼓励学生脱离书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要求要生动详细)3、你觉得女娲是个什么样的神?她有怎样的精神?(工作勤奋、聪明、有智慧、考虑周全、具有人的情感、神通广大)(二)体会神话想象的特点。1、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想想古人为什么会这样去想象。2、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假如你是远古时代和女娲一样的一位大神,你会出于什么原因去造人?你能拿出比女娲更神奇的造人方法吗?四、交流感受,拓展阅读1、学习了这篇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改善?和同伴交流。2、向同学介绍自己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女娲的其他故事。五、总结课文女娲是这个神话中最古老的始祖母神,她毕生做了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一是造人,二是补天,为人类立了大功。本文记述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表现了原始人类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和追索。有了人类,大自然才有了生气,蓬勃起来;有了人类,女娲不再寂寞、孤独;有了人类,世间也就有了温馨,有了爱,更重要的是,有了创造……六、布置作业1、将文中的故事讲给你的父母或朋友听。2、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神话的形式来叙述女娲造人的原因、方法,并添加了女娲的个人情感和心理活动,而这些都是作者的想象。那么,我们能不能以自己的想象来改编“女娲造人”的故事呢?可就造人的原因、方法、情感等某一个方面来改编。3、让学生继续查找资料,探究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