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六年级语文下册 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教案 鄂教版VIP免费

六年级语文下册 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教案 鄂教版_第1页
1/2
六年级语文下册 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教案 鄂教版_第2页
2/2
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卵石的有关知识。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卵石的有关知识。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1、出示图片,引导说话: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谁能挑你最喜欢的说一说它们的模样?2、出示句子,指导朗读:3、质疑导入:这些卵石在荡漾的浪花中不断眨动着眼睛,向你诉说着自己生命的历史呢!而这些故事必须用特殊的语言才能读出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卵石的语言。——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想一想,河边的卵石向我们说了些什么?2、指名交流:我们是从西方流来的,我们还要和江水一同到东方去。我们的母亲是花岗岩大山。我的妈妈是铁矿,只要挨着咱们的兄弟一个个找去,就能在上游找到她。卵石的形状告诉我们它们到底走了多远的路。卵石的大小排列告诉我们它和水流的关系。3、小结:自述、转述。4、人们是怎么读懂这些语言的呢?三、学习第六自然段:1、学生默读思考:2、指名交流:它们像是屋顶的瓦片似的,层层叠叠地一块斜靠着一块,把身子倾斜的一面朝向上游,而把跷起的一头指着下游。在古代干涸的河谷里,人们就是根据这种排列,来确定河流的方向的。1)人们是根据河中卵石的排列从而知道它们来自何方。2)是一种怎样的排列?看图理解像屋顶瓦片似的。那河中的卵石是怎样排列的呢?3)这种判断你认为正确吗?3、分组读这个自然段。4、小结:这个自然段,我们抓住描写卵石的句子去理解了卵石的诉说。文章在叙述的时候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说明卵石排列的方式,通俗自然,浅显易懂。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说明文的特点,认识科学小品文的特点。2、培养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习惯。教学重难点: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并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教学设计:一、导入。“这些故事必须用特殊的语言才能读出来。让我们也来学习这种语言吧!”中的“特殊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二、继续学文。1、第一种卵石以它们“身子倾斜的一面朝向上游,而把翘起的一头指着下游”的排列方式告诉人们,它们来自祖国西部的大山里,江河的上游,并将随着河水流向祖国的东方。自由朗读第7—9自然段,想想第二种、第三种卵石向我们诉说了什么?你是怎么读懂的?2、它们分别是用什么语言告诉我们的?能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吗?3、自由朗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思考并讨论:在这两个自然段里,卵石又向我们诉说了什么?你是如何读懂的?4、讨论并交流:“特殊的语言”指的是什么?小结:“特殊的语言”指卵石在沙滩上倾斜的样子,身上的颜色、镶嵌的矿物颗粒以及它们的形状、光滑程度、大小等。卵石正是用这些无声的特殊的“语言”向人们讲述自己的生命历史,我们要听懂它们的诉说,就应该懂得这些知识,养成仔细观察和认真分析的好习惯。三、比较阅读,体会科学小品的特点。1、出示说明语段:卵石是经过很长的时间逐渐形成的。卵石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岩石风化、崩塌阶段:即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化,崩塌分裂成碎石。这些碎石在重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来到了上游的河道中。第二阶段是岩石在河流中被河水搬运和磨圆阶段:即流水碎的小岩石搬运到中游和下游。在河水的长距离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摩擦、碰撞到达下游的岩石就变成了光滑圆溜的卵石。2、指导学生读懂这在段话。重点抓住“风化”、“崩塌”、“搬运”、“冲刷”、“摩擦”和“碰撞”等动词。3、对照课文,找出上文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语句。4、比较课文与本段文字在表述同一内容时的用语有什么不同。5、总结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六年级语文下册 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教案 鄂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