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六年级语文下册 只拣儿童多处行 1教案 浙教版VIP免费

六年级语文下册 只拣儿童多处行 1教案 浙教版_第1页
1/3
六年级语文下册 只拣儿童多处行 1教案 浙教版_第2页
2/3
六年级语文下册 只拣儿童多处行 1教案 浙教版_第3页
3/3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目标:1.能分辨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2.学会“颐”“匣”“纽”“旺”“肢”5个生字,理解“成千盈百”“座无隙地”等13个词语的意思。3.领会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珍惜美好春光,珍惜少年时代,努力学习和锻炼身体。教学重点:分辨课文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教学难点: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学准备:录音、灯片。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2.初读课文。(1)听录音,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2)讨论:按地点的转换来写。①找出课文中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路过颐和园,知春亭畔,玉澜堂。)②给课文分段。(3)自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生字新词。3.检查自学情况。(1)正确书写带点的字。颐和园:左边不是“巨”,“”有7笔,书空。(2)读准带点的字。魔术匣(xiá)子。(3)理解词语,先解释带点的字。成千盈百:盈,超出。形容极多。座无隙地:隙,空隙,空闲。全坐满了,没有一点空的地方。4.布置作业。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深入学习第1、2、3段,分辨事物和联想。教学过程:1.学习课文第一段。(1)听录音。(2)分辨第一自然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见闻?哪些是作者的联想?用“”划出联想,用“——”标出见闻。全班讨论、交流。(3)自由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交流,说说理由,品读,体会。(特别是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想象奇特,使人惊叹不已。)(4)理解两句诗的意思:①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②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先解释:“解”“何在”“拣”的意思,再说说自己对两句诗的理解。2.学习课文第二段。(1)自读第3自然段,找出作者联想的句子。(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理解这句的意思。(形容小朋友充满了活力。)(2)这一段还怎样写儿童的神态动作?找出来读读议议。3.学习课文第三段。(1)指名读第5自然段,找出联想的句子,反复读,体会联想的作用。(2)熟读第6自然段。(3)为什么说“花也和儿童一样”?4.总结。配乐朗读课文。第三课时教学目标:学习课文第四段,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学过程:1.学习课文第四段。(1)齐读第9自然段。(2)把“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这个双重否定句换一种说法。(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2.领会中心,全文总结。(1)完成课后第3题,领会文章中心思想。①这篇课文重点写春还是写儿童?(两者都写了,相互交融。)②第(1)、(3)都停留在表面,只有(2)才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反映了作者的写作目的。(2)放重点段朗读录音,训练朗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六年级语文下册 只拣儿童多处行 1教案 浙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