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李春和赵州桥,孙思邈和《千金方》,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通过让学生列举隋唐名列世界前茅的科学技术成就,培养学生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赵州桥文物图的观察思考,归纳其建筑特点;通过对比雕版印刷与手抄笔录的优缺点,渗透历史比较学习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赵州桥反映我国古代桥梁修建的高超水平,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后人阅古奋今的报国情感。通过隋唐科学技术成就在中国和世界的影响的教学,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教学重点:设计精巧的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教学难点:内容多板书设计:一、设计精巧的赵州桥:李春二、杰出的医药学家孙思邈三、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导入新课:自隋统一,结束了几百年的割据分裂状态,至唐灭亡,期间虽也发生过一些战争,但总的来看,国家处于相对安定的局面下。从开皇之治,经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强大,中外交往频繁。各族人民经过共同努力,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无论是在科学技术、医学还是在诗歌、建筑、绘画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成就和伟大的创造。本节课,我们共同了解一下隋唐文化在科技方面的表现。讲授新课一、设计精巧的赵州桥:隋唐的建筑已达到相当成熟阶段。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尤其在桥梁工程方面,有突出成就。1、赵州桥赵州桥是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原名安济桥,它的所在地属赵县,即今河北赵县,因此人们称它为赵州桥。请同学们把赵州桥与颐和园里的十七孔桥、玉带桥相比,它们在外观和结构上有什么不同?李春这样设计赵州桥有什么好处?(学生观察、对比、思考并回答)赵州桥的建筑,结构科学,坚固耐用,防洪省料,造型美观。具体描述桥的规模、形状和特点。赵州桥设计非常科学,由五拱构成。中间的大拱跨度37.45米,大拱两端各有两个小拱,它既可减轻大拱及桥基的负载,又可分洪和节省建筑材料。同时,小拱对石桥本身也增添了美观、玲珑和生动的姿态。赵州桥坚固耐用,桥面平缓,有利于交通。赵州桥至今基本上保持原貌,车马仍可通行。赵州桥是我国也是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指出:它是石拱桥中最先进的一种。赵州桥轻盈,匀称。栏板雕龙古朴苍劲,若飞若动。后人经常用雨后初晴的长虹、初出云霄的新月来形容它的秀美。“架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宋·一诗人)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雾(明·祝万祉)出示材料:赵州桥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在它之前的石拱桥已不复存在了,而它能承载1300多年的南来北往车马行人的重负,抗击了无数次洪水、战火以至8次地震。思考:(1)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2)“在它之前的石拱桥已不复存在了”,说明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有什么重要价值?(学生议论、思考、回答)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但是,造桥工匠李春的名字却长期湮没无闻,只是在桥造成后100多年才在一本史书中提到他,可是除了他的姓名,就再也找不到关于他的任何记载了,这与赵州桥举世瞩目的地位是多么不相称。今天我们应当在自己心中为这些默默无闻的劳动工匠筑起丰碑。二、杰出的医药学家孙思邈《唐本草》的编定颁布:唐高宗时,政府组织人编写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多年。总结了1000多年来的药物学知识,并记载药物844种,并且图文并茂。药王孙思邈和《千金方》:由学生阅读教材关于孙思邈的简介,了解孙思邈,一生不慕名利,专攻医学。为什么人们把他称为“神医”?他对贫穷病人采取什么态度?孙思邈是一位医术十分全面的医生。在中医治疗学上,他对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都很擅长对于针灸疗法,他收集总结了不少奇特的穴位,比如,有的病人总说身上哪痛,可用药扎针都不灵,孙思邈在病人痛处又掐又按,问他“您到底哪疼”?等按到病人最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