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题授课学时1学时1、叫地势,叫地形。我国西部地形多为、和为主,东部则以和为主。地势总的特征是,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山脉—山脉—山脉,二、三级分界线是—山脉—山—山。第一级阶梯是高原,平均海拔在米以上,号称,第二级阶梯海拔在米,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米以下,近海的大陆架水深一般不足米。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对气候的影响:,对河流流向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变,可以。河流自西向东流,有利于的交通往来。我国地形的特征是。四大高原特征(书P25图)2、对照图P10,说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名称,找出主要山脉及走向,注意它们的位置。(结合书P27表格)3、山地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山区,包括,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4、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冬季,夏季。冬季最冷的地方是,夏季是,原因是。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由此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另外还有一个区,不同的温度带,生长着不同的果树,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在不同的温度带,有不同的作物熟制,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5、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因为;最少的是吐鲁番盆地中的。一个地方与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的湿润程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反之,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我国可分为区、区、区、区,对应的植被为(湿润区)、(半湿润)、(半干旱)、(干旱)。气候的干湿程度会影响到农业类型,东部地区(400mm以东)以为主,西北干旱区(400mm以西)以为主。在东部地区的南方湿润区,耕地以为主,北方半湿润区主要以为主。6、线,是一月等温线、等降水量线、温度带中、干湿区中的分界线。7、我国气候的特征是:源地风向海洋陆地气候特征冬季风夏季风除以外,习惯上以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是受影响的地区,降水,主要集中于季,非季风区受、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全年比较。8、读书P39,说出什么叫锋面雨、梅雨、伏旱。9、我国的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灾害性天气,冬季风活动强烈,就会爆发,夏季风活动不稳定,会导致灾害的发生。台风是发源于,常带来和,台风带来的降水,一方面可以,另一方面又会造成。我国东部是季风气候,自北向南有气候、气候、气候;西北地区主要是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形成了气候。10、看书P43,能举例说明我国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1、内流河是,所在区域称为,叫外流河,所在区域为。位于内流区的湖泊称为,内流湖基本上是湖,位于外流区的湖泊称为,外流湖是。12、我国外流河汛期变化的规律是,其原因是,我国冰期最长的河是,汛期最长的河是,最长的内流河是,最大的(咸水)湖是,含沙量最大的河是,也是第长河,但不是第二大河,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是,最大的淡水湖是湖,其次是、、。13、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山,呈巨大的字型,注入海,长千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是,中游与下游的分界是,、被称为。黄河成为含沙量最大的河的原因是。黄河下游形成河,原因是。治理黄河的措施:上游,中游,下游,治黄的关键是治,根本措施是。黄河流经的地形区有14、书P51,能说出什么是凌汛。15、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山脉,注入海,全长千米,它是我国长度、水量、流域面积的河流,有和之称。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是湖北的,中、下游的分界是江西的。长江流过重庆,深切山,形成峡、峡、峡三个峡谷。长江的源头是河,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河段,湖北到湖南一段被称为,河道,被称为,治理的主要措施是,治理长江首要任务是,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是、、,洪灾频发的原因是。长江流经的地形区有。京杭运河北起,南到,是世界上长度、开凿时间的人工河,全长千米,贯穿、、、、五大水系,年运输量仅次于16、对照图P22,在黄河图中找到支流渭河、汾河,水电站:龙羊峡(上游)、小浪底(中游);在长江图中找到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乌江、洞庭湖、湘江、鄱阳湖、赣江,水电站:葛洲坝、三峡(上游),港口: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注意他们的相对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