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田园诗情【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3.感受荷兰这个著名的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风情,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品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课时测评》学生用书。【授课类型】新授【教学方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读、悟、议、演结合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教学过程】一.释题导入1.谈话导入:谈话:大自然风光无限,跟随着作者优美的文字,我们欣赏了泉城,领略了九寨沟,这些都是我们祖国的奇特风景。今天,我们又要乘着语言文字这辆高速列车,去国外的荷兰走一趟,去感受那里浓浓的田园诗情。(课件播放荷南美景图片)2.板书课题:田园诗情指名读题,用不同语气。?!田园?看到田园,你想到了什么?——田地和苗圃,泛指农村。想到了……诗情?看到诗情,你又想到了什么?——诗一样的情怀,有一个词叫做诗情画意。3.好,那让我们诗情画意的来读一读课题。4.质疑过渡:这田园诗情的地方是哪儿呢?对,就是把郁金香定为国花的荷兰。今天呀,我们将要走出国门,来到欧洲西部的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荷兰,去看一看那里的田园风光,感受那里的田园诗情,一睹那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好吗?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做上标记,读不准的多读几遍。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有14个,其中“刍”“牲”是翘舌音,“尊”是平舌音。检查生词的认读情况:仪态尊重偶尔舒服骏马牲口光芒珍贵踢开奶桶2.再读课文,读完后想想你知道了什么。你看到了哪些田园风光,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教师巡视。三.理清文章层次第一部分(1):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第二部分(2-5):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第二部分(7):以“这就是真正的荷南”总结全文。四.学习第一部分(1)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和作用(2)理解“仪态端庄”“尊严”“反刍”“极目远眺”。“碧绿的丝绒毯”是什么样的?“仪态端庄”本来指怎样的人?(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重。)现在呢?(评:词语中也藏着温情。)这里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和比喻)把它们当作人来写,把牛犊比作——孩子,而且是——顽皮的孩子,而老牛呢,俨然是——牛群的家长,那它们的家就是——这草原,这大自然。(引读前两句,谈感受)(3)仿写句子: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是(),()也是()。(4)“牛羊吃草反刍,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第二课时【课时目标】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边看录像边说一说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二.品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2、3、4自然段,想想每一段都写了什么?“骠悍强壮”这个词让你看到了怎样的骏马?“赞许”的反义词是什么?“悠然自得”指悠闲的样子,内心感到非常满足。(评:生活在绿色草原上,绵羊快乐无忧舒适满足。)一边读文,一边想象美丽的画面。2.默读3、4自然段,突出了一个什么字?(静)哪些语句使你感受到这份“静”呢?先自己读读,再和小组同学分享自己的体会。谁愿意用读的方式和大家分享自己感受到的宁静?(生读,师扣住“静”字评价。理解“万籁俱寂”并造句。积累好句。(1)仿写句子。只有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只有(),才()。(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3.齐读最后一段。找一找“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几次?为什么反复出现?课外扩展:沉醉于荷兰的牧场,内心无限安宁,读到这里,你有怎样的感受?这篇文章的作者捷克作家恰佩克在游历荷兰之后也感慨道:“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你觉得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呢?三.小结素有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白天辽阔无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