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8章电功率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一、体验课堂的教材背景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电功率》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是继电流、电阻、电压、电能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个电学基本概念。本节内容,既是对电能知识体验的深化和具体化,让学生体验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电能快慢与功率的关系,又为本章第三节体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体验第五节“电功率和安全用电”作理论上的准备,而且它是生活中用电器铭牌上一个重要的指标,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对学生今后体验生活意义重大。(二)体验课堂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能说出电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及单位。能解释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会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过程和方法: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功率的关系体验用电器的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关系体验观察用电器铭牌并交流对其意义理解的活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物理与生活时刻相联系的习惯,体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四、体验课堂的教学流程:体验的准备——引入新课、实验演示。——资料阅读,理解概念。——单位比较,明确概念。——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电功率与什么因素有关?怎样测量?——例题讲解,巩固概念——学生小结——布置作业、解读铭牌,应用概念——课堂反馈五、体验课堂的教法学法分析:教法:以谈话法,讲解法为主,辅之以演示法。学法:观察法,谈话法,练习法。六、体验课堂的具体教学过程:第一环节:体验课堂的教学准备提前一个星期布置学生双休日到家电电城或家电维修部去认识各种家电,并观察和记录各种家电的铭牌,对不了解其意义的参数请教家电销售人员和维修人员。(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通过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第二环节:体验课堂的新课引入,实验演示。1、从生活情景的体验引入课题学生之间交流自己体验到的有关电器的知识。让学生交流,给学生一个将自己的见解公开的平台,从同学们对铭牌上部分参数不同见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敢于放弃或修正自己错误观点的精神,同时学到新的物理知识,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也为下面埋下伏笔。教师陈述:大家都对加电有了一定的了解,炎热的夏天很快就要到了,老师准备买一台空调,可是到了家电城后,各种型号的空调琳琅满目,不知买哪一个好,同学们能给老师一些建议吗?(由学生的各种建议引入要得到这些信息,我们就要看家用电器上的铭牌,尤其要关注名牌上的电功率一项。)(设计意图: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买常见的家用电器,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从而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动机,铸就良好的开端。)本环节教学需要4分钟。2、观察实验直观体验:把家庭电路示教板接入电路,接通100w灯泡让学生观察电能表铝盘是否转动并提问转动意味着什么?再分别接入500w电熨斗,1000w电炉,再让学生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加快的情况。问情况发生怎样的变化?再分别接入100w、25w的电灯,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减慢的情况及灯的亮度对比(为解释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铺垫)。提问题1: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不同反应了什么?(认识意义:强化电能消耗的快慢)。实物投影两个电灯,电熨斗的电炉的铭牌,学生注意到25w、100w、500w、1000w的字样。于是提问题2:这些量的意义和电能表显示的消电快慢有什么关系?(由于学生已经通过对家电的了解基本知道电功率这个名词,此刻很大程度上能知道电功率就是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从而引出电功率的概念。同时顺带提问一个问题:灯的功率与他的亮度是什么关系?为下面的实验做准备。在这个环节,老师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让学生对不同的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通过几个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与其各自铭牌的对比,引出课题。从直观的情景中引出问题,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