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课解三角形与平面向量一、考纲知识点:1、正弦定理(B),余弦定理及其应用(B)2、平面向量的有关概念(B)、线性运算(B)、坐标运算(B);(C)平面向量的数量积(C);平面向量的平行与垂直(B);平面向量的应用(A)二、课前预习题:1、在△ABC中,已知BC=12,A=60°,B=45°,则AC=。2、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且AB=1,BC=4,则边BC上的中线AD的长为。3、已知平面向量,则向量。4、已知向量,若与垂直,则。5、在中,分别是角A、B、C所对的边,若,则=。6、对于向量和实数,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A.若,则或B.若,则或C.若,则或D.若,则7.设,在上的投影为,在轴上的投影为2,且,则为。8、若平面向量与向量的夹角是,且,则。9、P是△ABC所在平面上一点,若,则P是△ABC的。10、在四面体中,为的中点,为的中点,则(用表示)。11、设两个向量和,其中为实数.若,则的取值范围是。12、在中,点是的中点,过点的直线分别交直线,于不同的两点,若,,则的值为。用心爱心专心113、若点O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0,则⊿ABC的形状是。14、如图,在四边形中,,,,则的值为。三、例题:例1、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1)求;(2)若,且,求.例2、平面内给定三个向量,回答下列问题:(1)求满足的实数m,n;(2)若,求实数k;(3)若满足,且,求。例3、已知{an}是等差数列,公差d≠0,其前n项和为Sn,点列P1(1,),P2(2,),……Pn(n,)及点列M1(1,a1),M2(2,a2),……,Mn(n,an)(1)求证:(n>2且n∈N*)与共线;(2)若与的夹角是α,求证:|tanα|≤例4、已知△OFQ的面积为S,且·=1,以O为坐标原点,直线OF为x轴(F在O右侧)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心爱心专心2DCAB(1)若S=,||=2,求向量所在的直线方程;(2)设||=c,(c≥2),S=c,若以O为中心,F为焦点的椭圆过点Q,求当|OQ|取得最小值时椭圆的方程。班级姓名学号等第一填空题1、在△ABC中,AB=3,BC=,AC=4,则边AC上的高为__________。2、在中,分别是、、所对的边。若,,,则__________。3、平面向量中,已知=(4,-3),=1,且=5,则向量_____。4、已知向量.若向量,则实数的值____。5、已知,是非零向量且满足,,则与的夹角是__。6、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若,则_______。7、若向量的夹角为,,则向量的模为_____。8、已知向量,且的夹角为钝角,则的取值范围是。9、下面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______。①是非零向量,且满足则;②;③是非零向量,且则;④是任意两个不共线非零向量,存在实数,使则;10、已知向量,且A、B、C三点共线,则k=_____。用心爱心专心311、已知点C在。设,则等于_____。12、如图,平面内有三个向量、、,其中与与的夹角为120°,与的夹角为30°,且||=||=1,||=,若=λ+μ(λ,μ∈R),则λ+μ的值为。13、在中,,是边上一点,,则。14、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已知两点A(3,1),B(-1,3),若点C满足=+,其中且,则点C的轨迹方程为_____。解答题15、已知△顶点的直角坐标分别为.(1)若,求sin∠的值;(2)若∠是钝角,求的取值范围.16、已知D是直角△ABC斜边BC上一点,AB=AD,记∠CAD=,∠ABC=.(1)证明;(2)若AC=DC,求的值.用心爱心专心417、已知向量.是否存在实数若存在,则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则证明之.18、如图,三定点A(2,1),B(0,-1),C(-2,1);三动点D,E,M满足AD=tAB,BE=tBC,DM=tDE,t∈[0,1].(1)求动直线DE斜率的变化范围;(2)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用心爱心专心5yxOMDABC-1-1-212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