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包括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了解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及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教学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让学生感知世界面貌的改变,建立其历史的纵横联系,会有助于对难点的理解。【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四大发明照片、《元朝交通路线图》等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导入新课以一组焰火燃放的声效和画面创设情境,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启发其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联想。三、讲授新课(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探究一:视频观史——活字印刷术与学生一起回忆已学过的有关雕版印刷术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雕版印刷的缺陷是什么?需要对它进行改进吗?学生思考后得出认识:雕版印刷费时、费力、不经济。【提出问题】播放视频“活字印刷术”,设问“你能够从视频中捕捉到哪些历史信息?”学生活动预期效果:通过观看视频,培养学生捕捉历史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概括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设问“是谁改进了雕版印刷,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北宋平民毕昇)”然后指导学生看书,想象活字印刷术的操作过程,并了解活字材料和印刷技术的改进与革新(师生交谈、互动)启发学生思考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的创新与优点。学生可自然得出结论:既经济,又省时。通过学生搜集有关材料,动手尝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探究二:探究指南针的应用【提出问题】课件展示:通过图片“你能够从中捕捉到哪些历史信息?”远离尘世的喧嚣,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旅游已经成为当今的时尚。假如你要去原始森林旅游,为防止迷失方向,你应该携带哪些物品?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图片简单了解到战国时期的指南仪器“司南”,知道北宋时,制成指南针。介绍指南针制作的方法,以水浮法、缕悬法为例。教师归纳:知道北宋时,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通过史料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指南针在航海中的重要作用。探究三:探究火药的应用【提出问题】结合课前导入的焰火图片及回顾两宋民俗,过渡到火药的学习。让学生从课本中寻找历史信息:火药是在怎样的契机下发明的?火药何时应用于军事?(唐末)何时开始在军事上广泛应用?(宋元时期)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结合教材,明确火药的发明和应用。【提出问题】课件演示火药武器的演变历程。强调南宋的突火枪的构造原理及在火器史上的重要地位。【提出问题】比较图片思考:古今火箭的发射原理是否相同?以弄清火药武器的发射原理。并使学生认识到由古代火箭到今天航天探索所用的火箭是科技一脉相承,不断发展的结果。激发兴趣,学习火药的应用和传播。探究四:拓展延伸【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同时让学生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根据问题回答,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归纳:课件出示四大发明的传播路线图,扼要介绍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经过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由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其中火药武器的传播是由成吉思汗的远征军带入欧洲的。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感悟自己的时代责任。教师归纳:通过史料,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最后,课件出示培根及马克思的精辟论述。使学生认识到“四大发明是中国的先民们以罕见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