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材P82~P85,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1.了解东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等。2.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及影响。3.通过对江南地区开发史实的学习,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人们总是以“鱼米之乡”来形容江南地区,今天这一地区经济仍然非常发达。但是,在三国之前,这里却是一片荒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里得到了怎样的开发?又是哪些原因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开发呢?你能从政治、地理角度分析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条件吗?江南地区的开发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它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呢?归纳导入:由于战乱,北方的人逐渐南移。这就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经过长期的发展,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吧。1.自读教材。2.结合学生用书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教师首先提问:推翻西晋王朝的少数民族是谁?在得到学生的正确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了西晋统治的灭亡。那么在这个短期统一后中国社会进入到什么阶段了?此阶段为什么政局虽然动荡,南方经济却能迅速发展?我们不妨读读这段历史,探个究竟。探究一:东晋的兴亡(偏安)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出示下列文字,西晋→建立者:→时间东晋→建立者:→时间请学生进行填写,进行旧知识的复习和新知识的学习。同时通过知识的补充,使学生了解当时东晋政治的特点,了解:“王与马,共天下”。探究二: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阅读教材,体会东晋的偏安,了解祖逖的故事。教师简单介绍淝水之战,学生了解战争的结果,理解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之一。(分层探究)1.前秦是由什么少数民族建立的?2.前秦军队的人员结构是怎样的?3.苻坚在指挥上犯了什么样的错?4.相比之下东晋将领在指挥上又高明在何处?【归纳】(1)前秦虽然统一了北方,但它的统治基础还不稳固。那些投降前秦的各族贵族,希望分裂前秦,自己建立政权。苻坚骄傲轻敌。前秦的军队是从各族人民中强征而来的,兵虽多,战斗力却不强。在具体的战争中,苻坚指挥失误。(2)从前秦方面看,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建立前秦的氐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以摆脱氐族贵族的控制,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能够打胜仗。此外,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3)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也是能够取胜的重要条件。探究三:南朝的政治(420—589)教师出示《南朝更替表》,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和此表,让学生回答:①南朝包括几个朝代?②他们的都城在哪里?③从三国到南朝共有几个国家定都南京(建业、建康)?答案: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定都建康即今南京。南京有“六朝古都”的美誉,其六朝是指:吴国、东晋、宋、齐、梁、陈。教师指导学生读教材第83页,对南朝的历史有个大概了解。探究四: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1)根据你的所见所闻,你认为中国今天的南方和北方哪个地区经济更发达?南方。南方是不是自古以来就是比北方发达呢?看一下古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出示材料(材料一:见教材提示框。材料二,见教材第85页《宋书》的记载。)(2)动脑筋:《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很不发达,贫富分化的程度也很低。《宋书》所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饶,丰收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出产的丝绵、帛、布可以供天下人穿用。这是因为,汉代的江南尚未开发,魏晋以来已逐渐得到开发。(3)你能说出江南地区的开发得益于哪些有利条件(地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