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两次世界大战和近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两次世界大战专题简表近现代世界政治(国际关系)格局的三次演变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二战前)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秩序;◆主要内容:巴黎和会后签订《凡尔赛和约》确立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会议后签订《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确立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统治等。◆两个有损中国利益的条约:《凡尔赛和约》(引发中国五四运动)《九国公约》(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二、雅尔塔体系<美苏两极格局>(二战后——20世纪90年代初)◆过程:①冷战开始标志:1947年3月名称时间根本原因开始标志交战双方重大战役性质结束标志会议一战1914—1918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火线:萨拉热窝件开始标志: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战场主要分布在欧洲:分为东、西、南三条战线;重大战役:帝国主义争霸战争德国投降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会议二战19399.1—19459.2德国突袭波兰(1939.9.1)反法西斯同盟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签订《》)进一步扩大标志:德军突袭苏联(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神话:莫斯科保卫战)达世界规模:日本欧洲战场:战役(二战转折)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正义战争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1945.9.2)雅尔塔会议(最重要的会议,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基础)②冷战表现:→③冷战实质: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④两级格局形成的标志:1955年5月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成立(和的成立);⑤激化:两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谈判和平解决)⑥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三、多极化趋势不断推进下的国际关系体系(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主要内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总体不断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但一个相对稳定的新世界格局迄今还没定型)。国际关系总体走向缓和;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和平与局部动荡并存。①注明:“一超多强”的含义:一超(美国);多强(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②冷战后,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介入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也导致恐怖主义泛滥(“9.11事件);粗暴干涉他国内政(美国多次发表《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世界格局演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暂时一超多强→趋势发展。(注:世界格局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经济实力。)【课堂检测】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1、有位西方学者把一战后的国际形势描述为“从和平走向战争”,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A、经济危机的爆发、持续B、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C、成立国际联盟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瓦解2、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判断正确的是()A、恐怖袭击频繁发生,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和平与发展不再是主题B、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已经被美国称霸的单极世界所取代C、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D、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军事实力的竞争3、“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有人称之为美国自建国以来本土所遭到的第二次大规模袭击,第一次是指()A、来克星顿枪声B、美西战争C、珍珠港事件D、中途岛海战4、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到:“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指:()A、日本偷袭珍珠港B、莫斯科保卫战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诺曼底登陆5、世界近现代史是欧美列强奴役弱小国家的历史,下列国家会议中体现了大国强权色彩的是()①巴黎和会②慕尼黑会议③雅尔塔会议④万隆会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美国苏联政治上杜鲁门主义苏帮东欧国家建无产阶级政权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军事上北约组织华约组织6、下列组合中,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A、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C、北约建立—标志两级格局形成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7、同学丁在探究“多极化趋势”这一问题中,必然要用到的材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