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1.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机构指:()A、国务院办公厅B、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C、国务院有关部门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参考答案:C2.确保行政紧急权力正当行使的基本条件,防止行政紧急权力滥用的最好手段是:()A、实行信息公开B、贯彻责权一致原则C、将政府强制最小化D、采取分级负责制参考答案:A3.《突发事件应对法》于()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会议通过。A、2007年8月30日;B、2007年7月10日;C、2007年9月20日;D、2007年10月1日参考答案:A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依据是有:()A、客观情况B、上级指示C、人民群众的意见D、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参考答案:D5.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级别分为特别严重、严重、较重、一般四级,其中橙色表示()A、特别严重B、严重C、较重D、一般参考答案:B6.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都有预兆和“导火索”,因此,公务员首先要提高发现、捕捉、判断危机信息的能力,需具有:()A、以人为本B、危机风险意识C、为人民服务的意识D、责任到人参考答案:B7.突发事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基础是:()A、忧患意识B、培训演练C、自救互救技能D、风险分析参考答案:D8.根据应急管理的时间序列,应急预案的运行机制可以划分的阶段不包括:()A、预测与预警B、应急处置C、恢复重建D、宣传培训参考答案:D9.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的突发事件的最高级别是:()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参考答案:A10.我国国务院的应急管理办事机构是:()A、国务院常务会议B、国务院办公厅C、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D、国务院派出工作组参考答案:C11.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工作,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核实、审查和管理,为积极稳妥地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体现了:()A、宣传普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B、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C、国际交流与合作D、应急培训参考答案:B12.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A、地质灾害;B、森林火灾;C、公共卫生事件;D、洪涝灾害参考答案:C13.《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出现下列哪一情节会受到处分的:()A、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信息B、不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的C、未按规定及时发布突发事件警报、采取预警期的措施D、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或者处置不当参考答案:B14.金融危机属于:()A、自然灾害B、事故灾难C、涉外突发事件D、社会安全事件参考答案:D15.2008年6月份贵州瓮安县发生的事件属于:()A、恐怖袭击B、经济安全事件C、群体性治安事件D、涉外突发事参考答案:C16.()是本行政区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A、党委书记B、政府主要领导C、政府分管领导D、应急办主任参考答案:B17.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是()。A、110;B、120;C、112;D、114参考答案:B18.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的分级制度适用的事件包括:()A、自然灾害B、自然灾害、事故灾难C、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D、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参考答案:C19.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最高级别为Ⅰ级,用()表示。A、橙色;B、红色;C、黄色;D、蓝色;参考答案:B20.行政人员在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措施之前,应当告知相对人相应的事实、理由和根据,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也可以事后告知,体现了:()A、社会动员原则B、信息公开原则C比例原则D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原则参考答案:B21.《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对象是:()A、所有危险源、危险区域B、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C、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D、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参考答案:A22.下列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阐述,错误的是()。A、它属于公法范围;B、它具有强制性;C、它是一部行政法...